描寫年老失能伴侶的電影《愛慕》,男主角因為長期照顧日益失能配偶,感到毫無希望,最後為對方和自己都選擇了結束生命這條路,令人唏噓。
「這真的是不容易的決定,做決定是有責任的,所以很難。」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說。湯麗玉觀察,隨著近年社會對於生命議題有更多討論和認識,愈來愈多照顧者認同讓患者「善終」。因為看到患者全身插滿管子、長期臥床造成褥瘡,多折磨了幾個月,最後還是離開,都感到不忍心,也相信不是患者本人想要的生活品質。
不過,沒有同住的家人卻也常因為愧疚感,在最後時刻不願意放棄,認為自己做了決定就是罪人,或是想多爭取一些時間彌補,因而和主要照顧者希望讓患者「善終」的意見不同。
照顧失智症家人十多年經驗的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聯誼會榮譽理事長周貞利說,從瓊瑤和繼子女所做的選擇來看,「兩邊都沒有錯」。周貞利以自身經驗指出,和失智症患者一起長期生活的照顧者,最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狀況,而家人一定要一起認識、學習這個疾病,共同面對,才能好好陪伴失智症患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