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話裡,書冊的「冊」與痛恨的「恨」字同音;所以大人總愛調侃那些不愛念書的孩子,說他們「看到冊就冊」。「喜歡念書」或「看到冊就恨」的孩子,是因為遺傳好或失栽培?這件事在當過保母之後,我是更贊成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說法:環境絕對影響人。有適合讀書的氣氛環境、又能多接觸「讀書真快樂」這種觀念的孩子,離知識之路自然就近一點。
除了喜歡照顧小朋友的生活之外,我是很重視孩子要「好好讀書」的保母;讀書對我來說,不是功成名就的問題,而是生活豐富的根基。當然,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要了解這份道理很難,但我的任務並不是告知他們生活的道理,而是經營出這樣的生活環繞住孩子。
等待孩子,大人別輕易放棄
我當保母這幾個月,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看到兩個孩子端坐在書桌前認真寫家課,那時,我通常也都在遠方做晚餐。能感受到屋子裡每個人各自努力於自己的工作,彼此都有革命情感。我是一個做菜的老手,通常不嚐味道已定八九,但孩子們就在跟前,香味又隨風飄散,所以,通常也會請他們來品嚐;大家都應該忙著自己的責任,陪伴就不是負擔。
不知道是不是當母親的資歷太深,我似乎腦後勺也長了一對眼睛,即使背著孩子在爐台前工作,對他們一切桌下的小動作卻了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