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教養專家】手足愛搶玩具,爸媽這樣解!

ShutterStock
- A-
- A+
許多孩子一碰到跟玩具有關的事,立刻就會變身成小惡魔,要嘛吵著父母買新的,再不然就是去搶別人手上的好玩意,為何跟玩具扯上關係時,會讓這麼多小孩失控呢?
Q1孩子剛滿一歲,手上雖然拿著東西,但看到另一個新目標,就會隨手馬上丟掉去拿新的;到公共場合玩的時候,甚至會去搶別的小朋友的物品。雖然已多次制止,但還是沒用,該如何做比較好?
芯福里協會專業講師蕭雅文:
就發展階段來說,一歲的孩子還沒有能力分辨「你的、我的」的差別,所以新鮮好玩的東西,都會想要抓來看看、玩玩。如果孩子滿一、兩歲,具有口語溝通能力時,對於新東西,媽媽可以嘗試跟孩子玩「交換」的遊戲,告訴孩子『想要媽媽手上的玩具,你可以拿東西來交換』,並引導孩子做交換的動作,鼓勵孩子練習用口語表達,一開始從簡單的句子:「媽媽,我想交換」,隨著年紀慢慢引導孩子說出完整的句子:『我想要這個玩具,可以跟你交換嗎?』。
在公共場合中,孩子總是會覺得別人手上的很好玩,很新鮮有趣;媽媽可以陪在他身邊,當他要伸手去拿別人手裡玩具前,可以先拉住他,告訴他「哥哥正在玩,我們要等等」,接著給他其他吸引他注意的玩具,將他當下的注意力轉移到別處。隨著年齡增長,可以協助孩子創造與他人一起玩的機會,「你很想玩,可以問哥哥『一起玩好不好?』」,引導孩子主動提出一起遊戲的邀請。即使是一起玩,媽媽也要在身邊,提醒孩子留意別人也有玩自己手上玩具的需求,「哥哥也想玩這個」、「這要輪流,等等才會輪到你」。
Q2孩子滿三歲,看到家裡沒有的玩具就會一直要求我們買給她,我們雖然不會經常買,但她每次看到就會每次要求。有一次很認真問她:「爸爸媽媽賺錢很辛苦,如果妳要一直買玩具,那爸爸媽媽就要每天上班,沒辦法陪妳了喔?妳想要這樣嗎?」沒想到她的回答居然是:「我想要這樣。」讓我們聽了反而不知道該說什麼......
芯福里協會專業講師蕭雅文:
為了讓孩子知道自我節制的道理,真的會傷透腦筋,更何況用各種方式說道理都不管用。你的孩子喜歡新鮮感,不一樣的玩具總是特別吸引人;除了限制孩子不能買以外,可以給他一些機會去探索好玩的新事物,像是在家中跟孩子一起手做玩具,或是跟孩子一起在玩遊戲時,發明舊玩具的新玩法,讓家中的玩具有不同的意義和趣味。此外,在可能會遇到販賣玩具的賣場或攤販時,不如先跟孩子約定「今天不買玩具,但我們可以看看有什麼好玩的」或是「今天可以選一樣你喜歡的玩具帶回家」,有具體明確的規範以後,就執行吧!頭幾次,孩子會依舊吵著要買要買,如果事先已經講好的原則是「不買」,就必須告訴孩子「剛剛已經跟你約定過了,今天不買,但我們可以看看有什麼好玩的!」,口氣態度的溫和堅定很重要,媽媽和爸爸兩人的態度要一致,就真的看看有什麼好玩的,然後就繼續下一個行程。
幾次以後,孩子會逐漸知道爸爸媽媽的立場堅定,也會知道自己在約定好的情況下,怎麼盧、怎麼鬧都沒有用,索取新玩具的行為就會逐漸削弱。況且,舊玩具有新玩法、不同的樂趣和活動,又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一起探索,這個活動應該更吸引孩子!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