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白河國小離市區超過60公里,等同基隆到桃園,從台南市區驅車往北的路程遙遠,從車水馬龍的大道開到鄉間路。對比競爭的都會,很難想像為什麼有老師願意改變悠閒自適的執教環境,「自找麻煩」翻轉教室的風景?
頂著請設計師「sedo」好的髮型和美美妝容,白河國小老師魏瑛娟俏麗現身,她熱情又具歡樂的嗓音加上活潑語調,講起任何話題總能活靈活現具感染力。談起改變起點,魏瑛娟坦言,生活封閉單純的她,從前過著「週一教寫生字、週二念課文圈語詞回去寫三次、週三考聽寫、週四照樣造句、週五發測驗卷」的日子。她的生活遊刃有餘,孩子乖巧聽話、家長也信任她的教學。直到2013年一場原本無心參與的研習,改變了她。
鄉下孩子為什麼不行?
研習會場溫老師展示學生的作品,深深撼動在場老師的心,更成了魏瑛娟嘗試改變的起點。學生作品裡圖文交織、富含想法與想像力的紀錄,讓魏瑛娟邊看邊讚嘆也一邊反思,相同年級的孩子,怎麼能差這麼多?會不會是城鄉差距?應該是家庭背景差異吧?這些盤據在許多偏鄉老師的質疑,也讓魏瑛捐掙扎。「那是都市孩子,我們鄉下孩子辦不到」,同事們的感嘆不但沒平復她的心情,反倒一舉揚起心中教育愛的大旗。
「我們鄉下地方真的不行嗎?我們都那麼看不起自己嗎?」魏瑛娟回到學校,帶著再一個月就要畢業、且受到「六年傳統教育薰陶」的六年級班,直接用溫美玉的教學方式「一週教三課」,剩下兩週她帶著孩子自由自在發想創作,寫故事書。「一開始就做大、就要成功」,魏瑛娟不從「小事」開始做,立定志向要「做大事」。
改變果真奏效。過去看著考卷和作業發呆的學生開始埋首動筆,就連家長都不敢相信孩子的改變。魏瑛娟觀察,為了創作故事書,學生放棄下課時間,連午休都在偷寫偷畫。平常看著考卷發呆、字寫不出來、愛亂畫桌子的那些人,搖身一變,各個都是具獨特風格的創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