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女美術老師劉癸蓉:第一志願看起來好棒,為什麼學生還覺得自己這麼差?

劉癸蓉講話輕柔,總是側身傾聽對方說話,不僅是美術老師也像同學的心靈醫師。曾千倚攝
- A-
- A+
劉癸蓉剛到雄女第一年,思考如何讓美術課不只是教美術,沒想到一個「心靈地圖」教案,意外帶她走進學生們內心的秘密世界,看來擁有眾多光環的第一志願孩子們,原來背負那麼多心事……
「美術課,除了傳達美,還能做什麼?」這是高雄女中美術老師劉癸蓉始終心心念念的一句話。到雄女之前,她曾任教於私立高職、私立中學跟國中,常以創意教學獲獎,2001年進雄女第一年,她以「超現實主義」為教學主軸的「心靈地圖」教案,鼓勵學生以圖像展現內心世界跟情感,她每週兩節課跟同學「一對一」掛號,師生在教室角落懶骨頭沙發上聊故事、討論構圖,沒想到,學生的回饋讓她大受震撼。
「有個成績好得不得了的高二女生,她畫了一截中間斷掉的樓梯,樓梯不知道該向上還是向下,她說她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她的理科很好,家長希望她往理工發展,但是她自己喜歡的是美術跟音樂,她的作品雖然很美,但是很沈重,」學生作品還有「火山爆發」,描述的是成績不好時媽媽的憤怒,好比火山大爆發讓人難以招架,劉癸蓉看著16年前的作品,故事卻依然歷歷在目。
劉癸蓉心想,既然心事那麼多,就讓她們喊個夠!於是她又設計出類比「孟克吶喊」的心事誰人知教案,結合了當時她正在研究的藝術治療理論,讓同學在經過引導之後不僅學到技法,亦藉由作品抒發心情。同學一個個在沙發上吐露內心,她們的困擾不只是成績,還有同儕關係、親子關係,講一講就哭,劉癸蓉就得抱著她們哭,「如果一天我有六堂課,就有一、兩百個故事進來,讓人好心疼,第一志願看起來好棒好資優,但是她們為什麼還覺得自己這麼差?」劉癸蓉說。
用溫柔陪伴卸下第一志願偶像包袱
既然收集那麼多同學的吶喊,劉癸蓉加碼辦了「家長版」的心事誰人知,希望促進親子間的彼此了解。讓人意外的是,這些社經地位普遍偏高的家長竟也有人吶喊:「我不想當媽媽、不想當太太、不想當媳婦,只想做自己!」家長吶喊著沒有時間陪伴、對金錢沒安全感,等到劉癸蓉在他們面前秀出學生的作品,「家長才知道,他們以為自己沒有給孩子學業壓力,孩子卻在家長一個不經意的眼神跟肢體動作中,知道他們對成績的極度不滿意,」有些家長們後來還來找劉癸蓉跟輔導室,深談孩子跟自己的問題。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