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荷爾蒙!看清青少女情緒起伏的真相

Shutterstock
- A-
- A+
青少女的情緒是自然力量的產物,其強大的程度甚至會嚇到她自己。專研青少女心理的治療師麗莎•達穆爾(Lisa Damour)在《Untangled》一書中,用神經醫學來解析,幫助父母了解女孩的頭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達穆爾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教心理測驗的教授經給她一疊羅夏克墨跡量表(Rorschach inkblot test)讓她判讀,並提醒她:「記得檢查一下受試者的年齡。如果那是個青少年,而妳卻以為他是成年人,你會以為他有精神病。但其實那只是個正常的青少年。」
如今20年過去了,達穆爾不用看羅夏克墨跡量表,就知道青少年可以有多不理性。父母們每天向她抱怨,描述一點小小的不如意;例如女兒發現她想穿的那條牛仔褲還沒晾乾,都可以演變成巨大的情緒風暴,襲擊家裡的每一個人。
進入青春期 大腦開始重新施工
青少年突如其來的情緒可以讓父母感到害怕,因為從6到11歲間,孩子們經歷一段心理學家所謂的潛伏期。正如這個字眼所暗示的,在童年時期他們還不會展露善變的情緒,直到進入青少女時期前,女孩們都很隨和。近期腦科學的發展,對潛伏期又有了近一步認識。大約在12歲,少女們的大腦停止發展,開始劇烈的重塑。這個重塑的過程與大腦在母體子宮內發育的過程相似,先緩慢地從原始部分(邊緣系統)開始,然後移動到上部、外部區域(皮層),這是人類獨有的、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區域。
邊緣系統的重塑會提高大腦的情緒反應,研究顯示,青少年的皮質比幼兒、成人都更敏感。例如,有一項研究以核磁共振成像直接來觀察少女們腦部對情緒的反應,研究員們將恐懼的、快樂的、平靜的臉孔分別展示給兒童、青少年、成人看,同時監控他們腦部杏仁核、即邊緣系統情緒反應中樞的活動。結果發現,青少年的杏仁核對於恐懼與平靜的臉孔有強烈反應。換句話說,他人的情緒很容易對青少年發生影響,並產生連鎖反應。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