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希:「行為」如何變成「習慣」?【欣希觀點】

shutterstock
- A-
- A+
如何讓閱讀行為變成一種習慣?陳欣希老師這樣說……
當「某個行為」變成「習慣」以後,那個行為就會自動化──無需花太多力氣、像呼吸一樣自然。
問題是:究竟如何讓某個行為變成一種習慣呢?尤其是閱讀行為!
欣希努力回想:自己的閱讀習慣是如何建立的……
腦中出現了兩個畫面:家中有各式各樣的書(因為媽媽愛看書)、家人會分享看到有趣的笑話(也是媽媽開始的)。
▲陳欣希提供
是的。我們這種50、60年代的人,很少經驗過「親子共讀」,一來那時候還未強調此概念,二來家長很少管小孩,自己的事要自己完成!
再加上,8歲那一年,父親去世,留下28歲的媽媽和我們4個女兒。從那時候起,大多是外婆照顧我們,因為,媽媽白天工作、晚上進修,與我們4個女兒相處的時間很有限。
但是,媽媽會買很多書、借很多書,各式各樣的書都有,無論適齡與否,我們都跟著看。然後,在短暫相處時間中,我們會彼此分享看到的笑話(那時的笑話主要來自《讀者文摘》)……
呵呵!說起來,我們與媽媽還是有「共讀」,只是另類一點罷了:在同一空間、不同時間中,讀著相同的書!
▲吳美美老師提供
如何讓閱讀行為變成一種習慣?我的答案是:愉悅的氛圍!
相關的教學影片,可參閱:http://blog.roodo.com/hsinhsi
延伸閱讀: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