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瑞士的精神科醫師兼探險家皮卡德,和另一位有相同願景的工程師夥伴柏許柏格(André Borschberg),完成駕駛太陽能飛機「太陽動力號」(Solar Impulse)環繞世界3大洲共4萬公里、卻沒有用到一滴油的壯舉(見以下影片)。但13年前,當皮卡德提出太陽能電池可以驅動飛機的想法時,卻被科學界視為「不可能」。
皮卡德9月下旬來台演講,並接受《親子天下》專訪。他握手孔武有力,眼神堅定自信,每句話都像重拳般敲打聽者的既定思維。「所謂的科學是已經知道、並可理解的『過去』,我們要去挑戰大家理解之外的、沒人做過的事,才可能創造『未來』。」皮卡德說。
單人座艙的「太陽動力號」,機翼比波音747還長、重量卻比一輛大型越野車還輕,在科技和工程上是史無前例的創舉。但「太陽動力號」並非要取代現有的民航機,而是要證明一個訊息:「若太陽能可以驅動一架飛機日夜飛行,必定也可以在地上成為人類的永續乾淨能源」他說。皮卡德要用太陽能改變世界。
今年57歲的皮卡德從小愛問問題、始終對未知世界感到好奇。他繼承家族的探險基因(祖父、父親分別駕駛飛行器、潛水鐘,打破人類記錄),16歲就拿到滑翔翼駕照,比汽車駕照還早兩年;41歲時,他駕駛熱氣球連續飛行19天,創下飛行史上飛行天數和距離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