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雜誌》報導指出,過去10年來,焦慮已經取代憂鬱,成為美國高中生求助心理諮商的最普遍原因。美國大學健康協會(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年度報告發現,大學生焦慮的比率,從2011年的50%上升到2016年的62%。
比起其他的精神疾病,焦慮症狀較輕微,一般不容易被重視。坦帕大學兒少焦慮臨床中心主任飛利浦·肯德爾(Philip Kendall)說:「焦慮問題比憂鬱問題更容易被忽略,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焦慮。」有些青少年,甚至有很好的原因焦慮:對生在暴力問題家庭、或治安欠佳社區的青少年而言,焦慮是很合理的反應。
相比之下,那些擁有優渥環境的青少年似乎沒有焦慮的理由,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尚雅·路德(Suniya Luthar)指出:「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青少年過度完美主義及害怕失敗,並因此焦慮。」
乍看之下,直昇機父母似乎是造成這些青少年焦慮最主要的原因,但兒少心理健康機構挑戰成功(Challange Success)創辦人瑪德琳·萊文(Madeline Levine)指出,10年前父母的確是青少年焦慮最主要的原因,但近年來大環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更大,其中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社群媒體。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愈來愈多青少年患上社交焦慮症。
給予焦慮青少年更多空間
目前美國許多高中採用「504計畫」來保護有焦慮症狀的學生:允許他們用較長的時間完成作業及考試,上學的時候可以走後門(避免車水馬龍的校門口帶來的社交恐懼),在焦慮發作時可以不限時間地點暫時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