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首創「 百川計劃」,積極招手實驗教育學生

Shutterstock
- A-
- A+
升大學不看筆試,特殊選才正式成為升大學管道之一,交通大學也在今年首次以百川計劃加入選才行列,今年全台大學有五百多個名額釋出。
高中升大學的管道除了傳統的繁星計劃、個人申請和考試分發之外,特殊選才也開闢了新管道,打破以筆試成績為門檻,只要透過書面審查和面試,就可以進入大學就讀。特殊選才試辦三年,今年正式成為大學招生管道之一,招生名額占比為總學生名額一%。
對於中小學生的父母來說,升大學還有一點遠,但是目前的升大學的管道愈來愈多元,不用筆試成績已經確立是正式管道之一,隨著一○八新課綱上路,傳統的考試題型也正在修正當中,父母和老師值得關注大學考招的翻轉,鼓勵孩子多元學習,不要被填鴨式教育侷限。
只看書面審查與面試結果
一○七學年度大學「特殊選才」開跑,今年共有三十四所大學院校,共提出五百五十五個特殊選才名額。特殊選才也是大學招生管道當中最早放榜的管道。今年的五百五十五個名額中有一百六十六個名額是國立大學開出,其餘則是各私立大學,科系的選擇也相當多元,招生的方式幾乎都是書面審查加上口試。
一向是特殊選才領頭羊的清華大學「拾穗計劃」,今年在全台北中南東各有一場說明會,名額從去年的三十名,增加到五十三名,其中有三十八名屬於大一不分系的清華學院學士班,入學後,大二再依學生的性向和興趣,分流到各學系。
此外,還有十五個名額,由另外七個校系提供。清華大學副教務長陳榮順表示,報名人數逐年升高,去年就有六百四十八名申請,錄取三十名,名額占大一新生的二%,在全國各大學中比例最高。
台大今年特殊選才名額也從十六個名額增加為二十九名。其中台大數學系的特殊選才名額從五個名額增為八個。另外,台大中低收入戶優先入學的希望入學計劃也從三十個增為三十五個名額。
今年首度辦理的交通大學在一○七學年起,打破科系藩籬,首創「百川學士學位學程」特殊選才,進入學程的新鮮人不是屬於傳統科系,大學四年必須跨領域學習。第一屆預計招收二十名高中生。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