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夫妻之間,千萬別講大道理

Shutterstock
- A-
- A+
面對攜手數十年的另一半,怎麼維持婚姻生活的和諧?作家李偉文在《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提出他的觀點:我們溝通時,通常是希望對方能講「理」,但在伴侶溝通間,「情」比「理」更重要。
雖然哲學家尼采曾說:「結婚前先問自己,即使老了也能和他溝通嗎?婚姻生活裡除了溝通,其他都是一時的事。」
聽起來很有道理,做起來其實很危險。我知道所有的婚姻專家都強調夫妻溝通的重要性,也透過各種工作坊或暢銷書傳授「溝通的四要素」、「面對衝突的五種方法」,教導我們如何積極聆聽― 也就是重複對方剛剛講的話。
哦,對了!還會特別提醒我們一些技巧,比如吵得太激烈時暫停下來、雙方輪流說話等,這些專家說得真是非常有道理,但請你告訴我,哪對夫妻在家裡溝通時會用這些技巧?在真實生活中既然沒人做得到,知道這些技巧就一點幫助也沒有。
我建議老夫老妻千萬不要溝通,主因是溝通非常困難也非常複雜,除了誠意,還需要能力。
溝通的誠意,在於理解
所謂的誠意,是奠基於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男主角說的:「如果世上有什麼魔法,一定是顯現在盡力理解某個人,或與之分享上。」是的,和伴侶溝通時,或許原先是為了理解對方,但是通常講沒幾句就變成向對方說道理,想說服對方、改變對方,最後甚至變成批評對方,溝通也就變成了爭吵!
溝通需要能力,這個能力不只是遵循專家提供的方法,而是有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往往一個不小心,就把表達自己的情緒變成了情緒性表達。想在你來我往逐漸升高的氣氛當中,從對方那種尖酸刻薄、冷若冰霜的死樣子,或是粗暴又凶神惡煞的表情裡,體認到對方其實是個孤單、受傷、渴望被撫慰與理解的小男孩或小女孩,這是非常非常艱困的。真正的溝通專家都需要經過多年訓練並具備某些天生的人格特質才足以勝任,像我們這樣充滿情緒與壓力的凡夫俗子,「溝通」恐怕只是一場陣亡率極高的冒險。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