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熱推│孩子明明不笨,為什麼學不會?解方都在《適性而教,看見孩子的獨特》>>
母愛恐怕並非天性。新井觀察,這些「毒母』,多半是自己擁有不幸福的人生,在日本重男輕女文化之下、沒有出口,把女兒當垃圾桶爆發出來。「我們這一代女性有機會上大學、有職業選擇,母親一代多半沒有,」新井分析,女兒所擁有的,母親得不到,一方面很羨慕,也很嫉妒。
曾想與母親和解,但被「已讀不回」
25歲時,新井想逃離陰暗的原生家庭和不適應的日本職場,同時嚮往著西方世界的明亮,到加拿大。未料,到了加拿大,遇到的是另一個水土不服、種族歧視的難關,她驚覺,原來「人間竟沒有西方淨土」。不過,她因此有機會接觸了專業心理諮商,花了3年、上百小時,將陰影一筆一筆從腦中抽出、攤開。
「透過外語,我的一肚子苦水,終於可以獲得理性的輸出,」新井說。這些對母親的控訴,新井無法用自己的母語訴說,朋友們聽不慣也難以理解。但在心理師面前,終於可以合情合理公開舔舐傷口。
她在加拿大曾經提筆寫信,想和母親和解,但是母親一封信也沒有回。當她因故成了刑事案的原告,母親打越洋電話給她:「千萬不要回日本啊!」將她拒於千里。
妹妹受的傷也許更深
她原本以為自己是家裡的「黑羊」,5個子女中母親特別討厭她。她在20年前就對母親心死而「止血」,現在年過半百才發現,心理上一向沒有脫離母親的妹妹,可能才受害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