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單出爐!月繳4,500元,六都準公共化幼兒園八月上路

行政院長賴清德端出少子女化因應對策,釋出政策利多。照片:劉潔萱
- A-
- A+
低生育率讓台灣面臨空前的人口危機,8月起全台上路的「準公共化幼兒園」,由政府尋找符合資格的私立幼兒園簽約,補助差額,讓家長繳交費用,每人每月不超過4,500元,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為了搶救台灣超低生育率危機,政府和私幼業者合作廣設「準公共化幼兒園」,盼能減輕家有5歲以下幼兒家庭經濟負擔,提高生育意願,六都的準公共化幼兒園也即將在八月上路,究竟什麼是「準公共化幼兒園」?收費方式如何?
各縣市符合要件的私立幼兒園在與政府簽訂合作契約後,即可成為「準公共幼兒園」。就讀準公共幼兒園家長收費可區分如下:
1.家長繳交費用,每人每月不超過4,500元
例如:大寶就讀幼兒園,家長原來每月平均需繳費1萬元,幼兒園成為準公共幼兒園後,家長每月只需繳交4,500元,每月所餘費用5,500元,由政府協助家長直接繳給幼兒園。
2.第3名以上子女,每人每月繳費不超過3,500元
例如:Q寶就讀幼兒園,原來每月繳費為10,000元,幼兒園成為準公共幼兒園後,家長每月只需繳交3,500元,每月所餘費用6,500元,由政府協助家長直接繳給幼兒園。
3.低收入、中低收入戶家庭子女,免繳費用
準公共幼兒園原收費與家長繳費間的差額,由政府協助家長直接繳給幼兒園,家長不需要提出申請。
行政院準公共化幼兒園政策緣由
行政院長賴清德2018年5月16日率閣員宣布,將補助支持家有5歲以內幼兒家長育兒及教育負擔,包括擴大育兒津貼發放條件、和私幼業者合作廣設「準公共化幼兒園」兩大方向,盼能減輕家有5歲以下幼兒家庭經濟負擔,提高生育意願。
2018年8月起,全台將增設「準公共化幼兒園」,由政府與各縣市私立幼兒園簽約合作,政府補助提供近8萬名額給2-5歲幼兒就讀,一般家庭每月自付額僅4500元,幾乎和念公幼學費差不多,預計2022年可增為21.9萬名額。另一方面,也擴大發放育兒津貼條件,今年8月起將取消現行「家有0-2歲以下幼兒、且一方父母未就業」才能請領的限制,明年起更將擴及2-4歲幼兒家庭,每胎每月皆能領2500元,第三胎以上還能加領1000元。
「準公共化幼兒園」的概念是,政府尋找符合資格的私立托兒、幼兒園業者合作,讓私幼業者變成公共托育的「加盟店」。除此之外,也將陸續擴大公共教保服務量,增設公幼、非營利幼兒園。
各型態幼兒園家長實際負擔比較表
資料來源:行政院。製表:邱紹雯
此外,擴大育兒津貼部分,只要嬰幼兒家庭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並非正在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沒有接受公共或準公共化服務,選擇在家自行照顧嬰幼兒或是將孩子交由爺奶照料的家庭,都可獲得每月2500元補助。明年8月起,育兒津貼的發放對象也將從現行的0至2歲,擴大到0至4歲,每名幼兒每月2500元,每年3萬元,為鼓勵生育,第三胎每月可再加發1000元。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