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做「教學診斷」,給每個學生客製化教學

照片:黃建賓攝
- A-
- A+
已經有翻轉老師開始嘗試將科技融入教學,幫助老師有效率的進行教學診斷,用對科技,在教室裡還能協助老師做到差異化、個人化的教學,並奪回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自信。
身為老師,面對2、30個孩子,最困難的就是不知道孩子到底有沒有聽懂這堂課的內容,有的老師會在單元課程開始前,用紙筆前測,或是課堂結束後,來個隨堂測驗,甚至在課堂中請孩子舉手發言,這些教學診斷方式的確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效。但是,如果你像宜蘭縣礁溪國中公民老師詹青蓉一樣,是位科任老師,一個學期要帶10個班級的課,傳統紙筆測驗的教學診斷方式,也許會耗盡大腦資源,也太沒有效率了。
已經有翻轉老師開始嘗試將科技融入教學,幫助老師有效率的進行教學診斷,用對科技,在教室裡還能協助老師做到差異化、個人化的教學,並奪回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自信。
擁有多年科技導入教學經驗的北新國小校長曾秀珠認為,科技讓學習內容被「視覺化」,現在孩子對數位聲光刺激的接受度高,自從學校導入網奕資訊的軟體結合電子白板後,透過遙控器答題上傳隨堂測驗的答案,能讓孩子「看見」同儕對題目的思考歷程,課堂的學習專注力明顯提高。
老師也能透過系統即時反饋的數據,發現有多少孩子沒有學會,在課堂上就能調整教學,能有效協助孩子專注學習,讓教室裡沒有學習的客人。當80%的學生答對,老師就知道,可以針對少部分答錯的同學進行課後補救,然後進行下一階段教學,但如果答對率在50%以下,就表示學生概念不清楚,必須重教,若在50~80%之間,老師可以採用小組討論或重點說明再次答題等方式,幫助學生搞懂教學內容。由於每個小孩都有選答遙控器與平板,在每次老師派送的互動討論,都能記錄在系統之中,也有助於老師建立學生的學習歷程紀錄。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