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的不同,開啟一扇窗,成為無可取代的優勢

照片:取自TED官網
- A-
- A+
每個人都有些不如人、或在群體中好像是異類之處。孩子因為跟別人不同而自卑、不好意思、甚至不知如何自處嗎?在擁抱多元化的今天,不同是一種珍貴的資產。但是第一步,是要鼓勵孩子認同自己,並且將自己的不同與別人相連結。
最近在TED演講的韓裔創業家黃雲詠(Rebeca Hwang Eun Young 音譯)用親身經驗鼓勵大家,如何認識自己的不同,擁抱、發揮每個人內在多樣性的力量(The power of diversity within yourself)。
還不到40歲的黃雲詠是韓國人,在阿根廷長大、在美國受教育,創辦過YouNoodle、Rivet Ventures、Kalei Ventures、Cleantech Open……等企業,串連創業者與投資人,也在世界各地教大家創業與投資,尤其是協助女性的自我突破與成長,並在史丹佛大學任教。她曾被世界經濟論壇選為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也曾躍居《富比世雜誌》(Forbes)的20名激勵人心的女青年創業家、《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ech Reviews)的35名35歲以下的全球青年領袖之一。
轉念讓不同成為優勢
黃雲詠這樣人生勝利組,在成長的過程中,卻因為外表、背景與想法、生活習慣與人不同,沒有歸屬感與自信,找不到自我認同,而吃盡苦頭。
故事從她5歲時說起。當時全家移民阿根廷。做為新移民,他們面臨全新的世界,彷彿遺失了所有過去的累積,從零開始,也不知如何謀生。她個人更不會任何一句西班牙文。
快12歲時,祖母過世遺言是,要把遺體運回到家鄉,埋在韓國。這件事讓黃雲詠開始思考自己的認同,原來,全家守在一起的阿根廷,並不是家。那麼,哪裡是家鄉呢?如果有一天,她死了,要埋在哪裡?
的確,雖然在阿根廷長大,自覺得很阿根廷,但是外表卻常被背叛她。上初中時,明明西班牙文已經很流利,但老師卻一進教室,看到她的外表與眾不同,就叫她要找家教,不然會被當掉,讓她非常難堪。她以為一個人可以是韓國人也可以是阿根廷人,結果卻兩者都不是。
18歲時,她回到韓國,尋找認同的家。但卻被人懷疑,為什麼她的韓文有西班牙腔,不是道地的韓國人,還有人問,她會不會其實是日本人?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