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橙:孩子喜歡,且以108 新課綱素養教育概念設計的「生命」入門書

親子天下出版【我的第一套生命科學繪本】
- A-
- A+
為了小孩未來可能會提出的各種人生大哉問,這幾年我讀了不少書,包括人類的起源、宗教、生命意義、認知科學、司法制度極限等,開始對「人」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些認識。心中千言萬語,不知怎麼跟孩子說,我們到底該如何跨領域地跟孩子做引導、思考與討論?
為了小孩未來可能會提出的各種人生大哉問,這幾年我讀了不少書,包括人類的起源、宗教、生命意義、認知科學、司法制度極限等,開始對「人」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些認識。心中千言萬語,不知怎麼跟孩子說,畢竟很多議題,都是近幾年才被整合,開始有些共識與突破,初步被寫成書並普及。更別說,這些完全不同的知識學門,我們到底要怎麼去分類,循序漸進,然後跨領域地跟孩子做引導、思考與討論?
經過評估,我認為,【我的第一套生命科學繪本】,是個很好的開始。
最重要的,這套繪本小孩喜歡。我光在孩子面前翻開,六年級的女兒跟二年級的兒子就自己黏過來,說:「這是什麼?好像很好看!」然後順利進入共讀狀態。表示這繪本的畫風,真的對孩子有吸引力,通過了「孩子要喜歡」這個最難關卡!畢竟,內容再好,孩子沒興趣,什麼也聽不進去。
接著,內容也不馬虎。我一頁一頁仔細看過,發現作者「非常非常非常」用心,內容部分可以完全信任,主題廣及生命的各種面向,在有限的圖畫與文字中,精挑細選各式議題,從第一到第三冊,循序漸進的安排,也很有意思。
第一冊,《生命的誕生與起源》。先從確定的生物學和遺傳學切入,講到地球生命史與演化概念,這些都是比較沒有爭議的領域,也是國民教育會提的內容。用輕鬆自然的方式切入,有興趣了,再來討論更複雜的議題。
第二冊,《生命的時間與消逝》,則開始提示生命是有限的,並思考人生的意義,接著討論到底有沒有死後的世界,以及當親人死亡時的悲傷管理。輕鬆穿越了哲學、宗教、歷史、情感,這些我們過去認為分界清晰的學門領域。這正是 108 年國教新課綱強調的「從生活出發」「跨領域」的「素養」學習!
第三冊,《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更神!說到近年很夯的「食用肉產業的相關道德」,像是畜牧業造成的動物痛苦,當吃肉的時候覺得「很好吃」,需要感到罪惡嗎?然後順暢地連結到生態系、因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暴力傷害、死刑爭議、謀殺與自殺等。這些連我們大人討論起來都有難度的領域,繪本切入的角度,輕鬆自然且不沈重,非常厲害。
即使做為大人,閱讀的過程中,去思考「為什麼他這樣處理」,都是很有樂趣的事。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