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遊戲,上街就能玩出大能力

圖片提供:鏡頭下的寶貝
- A-
- A+
從國外蔓延到台灣的「街道遊戲」,對孩子的好處是什麼,該怎麼利用現有的素材上街玩?這次邀請到台大醫院職能治療師OT莉莉,分享如何在街上玩出大能力。
「現代都市孩子動作慢、不專心,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的比率偏高,部分原因是活動空間不足、玩得不夠,體耐力跟著下降了。」台大醫院職能治療師OT莉莉與我們分享,遊戲,是最自然的場域,可以從中看出孩子的發展狀況。
家長常問她平日該怎麼幫孩子,她說其實很簡單,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答案就是每天帶孩子出去玩,而街道遊戲讓開門就是遊戲場。
社區同玩,玩出身體力與社交力
50、60年次前段班的父母可能還有街道遊戲的回憶,打開門就在街上玩起跳格子、一串橡皮筋一人拉一邊玩起跳繩……。當社區的左鄰右舍都上街活動、相互照料,比起平常寒暄要自然多了,知道附近住哪些人,多一份了解,爸媽也相對安心,同時能看到平日罕見的孩子跟大人或同儕自然互動的一面。
歐美及日本、新加坡都開始鼓勵兒童街道遊戲,在台灣車水馬龍的都市中,如果也想帶著孩子上街玩耍,不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與方法,一出門就能玩!(看更多:英國、日本、新加坡街道遊戲現場 國外這樣上街玩)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