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壞蛋充好蛋」吃下肚 政府擬禁畜牧場、洗選場製作液蛋

照片:Shutterstock
- A-
- A+
近兩年陸續爆發毒雞蛋、黑心液蛋等食安事件,讓民眾對蛋品的信心大減,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近期做出回應,明年將啟動雞蛋和液蛋食安改善計畫,預計朝逐顆噴印雞蛋的來源,以及嚴格管控液蛋原料源頭兩大方向進行。
雞蛋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更是家庭裡不可少的食材,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年產約73億顆雞蛋,每日產量約2千萬顆,然而如此常見的食材,這幾年卻籠罩在食安危機當中,自2017年起,發生多起與雞蛋有關的食安事件:戴奧辛蛋、芬普尼蛋等毒雞蛋,還有查獲販售逾期破殼蛋、沾有雞糞及長蛆、製作環境髒汙等數起黑心液蛋事件,都影響消費者對食用雞蛋的信心。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與食品藥物管理署、農業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在今日(18日)的食品安全管理檢討會中,就雞蛋與液體蛋產業,提出管理改善計畫的草案。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說明,目前液蛋的來源較難控管,許多小型的畜牧場、蛋洗選場甚至養雞戶,會用人工的方式敲破蛋殼做成液蛋,提供給同樣需求量較小的麵包店、烘焙坊等,但是製作液蛋過程中雞蛋是否有洗乾淨、蛋的來源是否符合規定、製作的場所乾淨與否等,可能都是疑慮,因此希望未來透過修法來詳細規範。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