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研小大讀書會:為什麼要親子共讀?不念繪本可以嗎?

為0 ~3歲幼兒舉辦的YOYO親子讀書會。(程詩婷提供)
- A-
- A+
若要說怎麼為幼兒開啟親子共讀的第一哩路,我們首先要放在心裡的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孩子不想聽、不想讀繪本,真的不會怎麼樣。是的,對於0 ~3歲的孩子而言,探索這個世界、感受這個世界才是最重要的事。而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沒有什麼的無所求正是敲開孩子與繪本連結的敲門磚。
沒有目的,就只是有趣而已
孩子接近繪本,沒有別的目的,就只是有趣而已,因為在那裡想像力得到了支撐,情感得到了滿足,一旦一起沈浸在繪本裡的爸媽沒有焦慮,他們的感官也就打開了,而父母也無需焦慮他們是否完全接收,只要好好的享受那愛與陪伴的美好時光,只要孩子願意一次又一次重複的一直來接近繪本,他自然會有自己的理解,然後屢試不爽的。當父母企圖在念繪本的過程過渡太多的「教育意義」,孩子很快就跑掉了,年紀愈小的愈是如此,他們對繪本有特殊的雷達,無法欺騙。
孩子是用全身的感官聽故事
雖然辦的是0 ~3歲的YOYO親子讀書會,報名連結上也開宗明義地簡單說明了是想讓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和書做最好的朋友。但每個帶著搖搖晃晃的寶寶前來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總還是很難置信,這麼小的孩子可以乖乖坐下來聽繪本?
我們總是笑笑的說:會喔!他們的感受能力是隨時打開的,雖然沒有乖乖坐著聽,但是我們所唸的繪本還是如實地進到他們的耳朵,就算滿屋子跑來跑去,耳朵也是打開的,當聽到喜歡的故事時,也就乖乖來到「搖滾區」坐下了。
孩子們專注於故事的眼神(程詩婷提供)
貼近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讓孩子來成就我們
當然,面對滿屋子的小小孩,我們首先必須先取得陪伴者的理解與共識,小小孩很難乖乖固定坐在位置上聽故事,請大家理解他們的旺盛生命力是一種常態。當大人放下心底的焦慮,給他們多一些自由的空間,與耐心的等待,只要不是高分貝的尖叫聲及哭聲來干擾大家聽故事,我們也就隨著孩子開心地用他們各自舒服的姿態享受故事。然後隨著書頁的翻開,故事的文字化成聲音,神奇的事就發生了,孩子的眼神無不牢牢被繪本捉住。
要跟小小孩互動,不需要誇張的動作、誇張的聲調、更不需要誇張的道具。需要的是一顆赤誠想要貼近孩子的真心,挑一本好繪本,貼近幼兒生活的好繪本,一本我們知道孩子一定會愛上的繪本,就從《蹦》、《誰在放屁》、《彩色溫泉》、《來跳舞吧》……這些畫面明確、主題容易掌握、字句簡單有韻律、故事線條清楚、有趣的繪本開始,孩子自然張著骨碌碌的眼睛目不轉經的沈浸在繪本營造的氛圍。一旦孩子被理解、被貼近了,也就被我們帶進了這個屬於繪本的美好世界。
故事的魅力連大人都無法抵擋,沉醉其中(程詩婷提供)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