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醫生】骯髒吃、骯髒大,真的嗎?
- A-
- A+
「不要吃手,髒髒」是現代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但其實太乾淨容易導致過敏疾病,太髒又可能會感染致病菌,該如何拿捏適當的分寸,也是一門學問!
撰文◎黃瑽寧醫師
髒養時代,不容易拿捏的分寸
根據2018年12月最新的一期《傳染病雜誌》(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研究發現,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如果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長大之後居然氣喘的機率極低;反之,六個月以上才第一次感染此病毒的孩子,長大後氣喘的機率可高出七倍!
誰家的嬰兒,會在六個月內就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就是類似以前的農村家庭,一屋子住了十幾個人,病毒傳染來傳染去的情形。像我這種從小在都市公寓,一家四口小家庭長大的孩子,就是大約兩歲左右,很晚才感染到病毒,然後就變成了氣喘兒。
2013年一項瑞典的研究發現,媽媽們若習慣於用自己的舌頭清潔奶嘴,然後塞入寶寶嘴裡(難以想像吧),可以養出比較不過敏的小孩。2016年紐西蘭的研究也發現,那些喜歡吃手、咬指甲的寶寶,長大後過敏機率也較低。
對照現代父母每天用酒精消毒奶嘴,或者隨身攜帶三支乾淨奶嘴的習慣,以及整天喝止小孩「不要吃手,髒髒」的教養文化,這些研究結果顯得格外令人錯愕!
現代父母追求乾淨生活的目標並沒有錯,但是過猶不及,太乾淨導致過敏疾病,太髒又可能會感染致病菌,要拿捏適當的分寸,真的有夠難!而且追求乾淨除了怕孩子生病之外,也擔心他們吃到環境中的「毒」,比如說重金屬,塑化劑等等,這又是另一個不同面向的考量。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