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過年期間,不少家庭安排全家旅遊。《親子天下》訪問蒐集了5位家長帶孩子出國時的就醫經驗,包括發燒、跌倒骨折等,旅遊地點包括日本、菲律賓、德國、中國大陸等,供讀者參考。海外就醫通常費用昂貴,5位過來人以自身經驗提醒,出國前除了準備常備藥,也要檢視旅行醫療保險是否足夠、就醫時一併申請相關診斷證明和單據等。但也要有心理準備,全民健保及各項旅遊保險認定給付標準不一,可能無法完全獲得給付。
狀況一:常備藥吃了沒效(日本)
●小孟媽咪,兒子3歲大,去日本東京。
出發請小兒科醫師開立常備藥,如:希普立敏(鼻過敏)、安佳熱(退燒)等,兒子到日本感冒了,吃完常備藥症狀沒有減緩,鼻涕一天比一天濃,擔心是需要抗生素的鼻竇炎,因為語言不通,透過朋友介紹台灣人醫生的小兒科診所,才順利就醫。診療費加開立診斷書共1,500元台幣(以下金額單位均為台幣)左右、藥費也要約1,500元,共花3,000元。(看更多>> 帶寶寶出國,生病了怎麼辦?)
過來人建議:
1.加入旅遊類的媽咪社團,能在上面得到很多即時且有用的資訊。
2.事先查詢好旅遊定點附近的診所或醫院。
3.出國前確認旅遊醫療險的保障範圍,小孟媽咪雖有保險,後來保險公司告知只支付海外急診和住院的費用,感冒看診不在理賠範圍內。
4.只要在海外就醫,回國後半年內都能申請健保的「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但依診療項目不同有理賠上限,費用無法全部核退。
5.若旅遊地點超過5天,且都住在同一區域,可在出發前先查好附近的醫院和診所,以備不時之需。
狀況二:語言不通就診困難,高燒不退臨時改變行程(日本、菲律賓)
●啾媽,女兒6歲,到東京和菲律賓
到日本第3天女兒就開始發高燒,吃了常備藥也退不下來,當時住築地市場附近,拜託旅館介紹醫院,找到一家地區性的聯合醫院,等候時間非常久,加上講英文醫師卻無法了解,連事先準備好的感冒症狀的英文單字醫師也一知半解,好不容易用翻譯軟體才勉強表達女兒的症狀。因為沒有投保旅遊醫療險,核退健保需要英文版診斷證明,英文診斷書卻要2千多元,加上診療費和藥費一共花費5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