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儒老師的閱讀5方法,讓孩子克服未來考題趨勢:「長文閱讀」

shutterstock
- A-
- A+
在108課綱下,偏重情境描述的新型素養題型變多了,以這一次108國中教育會考來說,國文考卷題目總字數就高達八千多字。對於看慣網路短文、碎片化閱讀的現代孩子來說,挑戰很大。因此長文閱讀,已經是無法忽視的趨勢......
直播影片 如何養成108課綱必備的「長文閱讀力」?專業圖書教師在5/31(五)12:10為您解答>>
1. 從短文入手
閱讀其實是循序漸進的學習行為,從有趣的短文入手,短短的幾頁就可以讓孩子們進入閱讀狀態,可以很快的建立孩子們的閱讀信心。像是親子天下的【晨讀10分鐘】就是我常用的小訣竅之一, 孩子們閱讀後會很好奇的想要知道接下來的結果,然後主動尋找、閱讀,當他讀完一整本書之後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2. 習慣產生興趣、興趣培養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過,一件事情只要重複21天,就會成為習慣。如果孩子想養成閱讀習慣,建議從5~10 分鐘的閱讀開始,日積月累就會培養出優異的長文閱讀能力。就像我們學校的晨光共讀,是從班級共讀開始建立起孩子們閱讀的習慣,一旦習慣建立之後,你會發現不用特別約束孩子,他們就會自動自發的閱讀。
3. 不一定要從頭開始看
閱讀要從最有趣的地方開始看!看書不一定要從頭看到尾。
封面、封底、推薦序,或從書的一半開始看都可以。閱讀其實很像北風與太陽,你愈是像北風一樣強迫推薦,現階段最有主見的國中生可能就愈反感。因此我常常將一本書最有趣的一段、最吸引孩子的一面攤開來放在孩子們「隨手可得」的地方。當孩子的生活周遭,連廁所都有書的時候,你會發現過兩天孩子就已經將那本你希望他閱讀的書讀完了。甚至還會酷酷的走過來問:老師,還有嗎?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