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上聖母峰的非典型媽媽 陸承蔚:跟生命所承受的苦相比,這點痛算什麼!

曾千倚攝
- A-
- A+
從不運動的文青婦女,變成一跑就跑到聖母峰上的超跑媽媽,48歲的陸承蔚完成即使是年輕人也難以達成的目標:完賽聖母峰馬拉松。她在最靠近天空的地表上奔跑,越過人生的苦痛、摘除好媽媽的既有標籤,將一切陰暗拋在腦後。
「馬拉松起點大概是在海拔5400公尺的地方一路往下跑,時而往上、時而下降,總落差將近7000公尺,從冰川之地跑到岩礫高原,你會聽到直升機轟隆隆的聲音在山谷裡迴響,世界各國的選手在聖母峰的環伺之下,有緊張、有瀟灑、也有人亢奮到像要出草的狀態。那是個很特殊的場景,我找不到比這更精彩的開賽點了。」
陸承蔚賽前在全世界最高的冰河、冰川、冰瀑間練跑。Anuj Adhikary攝
描述著比賽的場景,2017年,當時46歲的陸承蔚以一個爬山新手的姿態,完賽海拔最高、世界10大超級馬拉松賽事之一的聖母峰馬拉松,成為這場賽事第一位台灣女性完賽者。
44歲後,人生越跑越勇敢
「馬拉松」已經足夠讓人卻步,加上「聖母峰」這個字眼,多數人幾乎一輩子都不會嘗試,陸承蔚卻以極資淺的運動經歷完成目標。走進陸承蔚充滿設計品味的家中,一整面的唱片牆與書櫃,配上柔和的音樂,難以發現屋子裡的女主人很「運動」,唯有角落的三台腳踏車與她的跑步講座海報,隱隱揭露她對運動的熱情。
「大概44歲左右吧,才從腳踏車開始、到跑步,再做這些事(跑馬拉松)。」現實生活中從事藝術經紀領域的陸承蔚,以前在朋友眼中,是個工作狂、喜歡藝術的文青女子,她有著亮麗的外表、明朗的笑容,「你看到我,不會把我跟運動聯想在一起。」
陸承蔚日常生活是個文藝媽媽。陸承蔚提供
在朋友的慫恿之下,從2013年開始,她陸續挑戰單車環島、赤壁馬拉松、22天喜馬拉雅山環道、攀登海拔6180公尺的尼泊爾島峰成功,一次又一次,完成自己也從沒想過的極限成就。
陸承蔚說,參賽聖母峰馬拉松,也是在攀登島峰時,帶領她的當地嚮導尼瑪推薦:「你喜歡跑馬拉松?我們這邊有一場馬拉松。」浪漫的她,想在「最靠近天空的地方」跑一場馬拉松:「靠近天空奔跑是什麼樣的感覺?我想去試試看。」
開賽前就有人死亡的馬拉松
「你有聽過哪一場馬拉松,在開賽前就有人去世的嗎?我們這場就一個。」淡淡的口氣,賽事的嚴峻程度難以想像,最挑戰的一件事竟是「到達開賽的地方」,許多人因為無法克服高山環境,在開賽前就被直升機載下山,陸承蔚在賽前練跑時,也遇到高山症發作的艱難狀況。
「發作時就像消氣的氣球,瞬間沒了力氣,我幾乎握不住登山杖,那時只專注想著要安全回駐紮地,能不能參賽都已經不是問題。」撐著回到營地後,她立刻倒下,昏迷了16小時。醒來後確認是因為短時間內快速移動,才引發急性高山症,還是能進行賽事,才讓她鬆了一口氣。
開賽那天陸承蔚的心情是:「耶!要結束了,不用擔心身體用藥狀態、可以回家看兒子,」嚮導尼瑪與她一起參賽讓她不致迷路,支氣管發炎非常嚴重的她邊跑邊咳,吸一口氧都像千萬把刀割入身體,但在那個當下,她回想了很多事:「不管是我人生或是一路上的狀態,我真的非常感謝尼瑪跟他的家人給我的幫助。」
完賽後與嚮導尼瑪(右)的合照。陸承蔚提供
陸承蔚回憶,到了終點線,她在所有的人前面,對嚮導尼瑪深深鞠躬、大聲道謝。「為什麼要堅持做這個?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外來的人對當地雪巴人的尊重跟善意是不夠的。應該要更感恩的去面對這座山,還有這些人的幫助,都不是理所當然。」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