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程式設計教育,孩子能學到什麼?

ShutterStock
- A-
- A+
在臺灣即將推行的108年課綱中,明白的點出在資訊科技的教學重點,著重於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如果你是關注這件事的教師或家長,也許你會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甚至困惑。接下來由日本的松田孝老師與臺灣的KK老師為你解答吧!
原文:松田孝
改寫:謝宗翔(謝KK)依臺灣教育現況改寫
※ 為了強調及說明程式設計教育的好處,在此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上課內容當作範例。
「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相信你常聽見類似話語。許多人都在試圖告訴你,現今社會認識資訊科技是多麼重要的事!從個人電腦的普及、網際網路的出現,到現在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我們早就無時無刻與資訊科技相處了。以前我們嘗試教給孩子的大多是偏重於軟體的操作與技能,花了很多時間學會使用文書處理、個人簡報、圖片美化、影片剪輯,一直到上網搜尋想要的資訊。
然而,在新課綱中的學習重點,已經把操作取向的教學導向了運算思維的培養。在新課綱中,關於「學習表現」的類別,包含了「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資訊科技與合作共創」、「資訊科技與溝通表達」、「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運算表達與程序」及「資訊科技的創作」。再更細部閱讀對應的「學習內容」,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基本的必修內容包括「演算法」、「程式設計」、「系統平臺」、「資料表示、處理與分析」、「資訊科技應用」及「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等六大類別。
本書並不試圖針對課綱詳加解釋,但至少在看完上述文字之後,應該能注意到,「演算法」與「程式設計」將會在未來的電腦教室中至少扮演不可被忽視的角色!所以程式設計教育真的很重要,對不對?
透過程式設計教育,孩子能學到什麼?
對於學習資訊科技的孩子來說,當有了邏輯思考的能力,加上想像力,再透過程式設計,就可以將腦中的世界具體表現出來。孩子能體會表現的樂趣,以及與同學分享作品(程式)的喜悅。
圖片由小熊出版社提供,出自《【不插電】小學生基礎程式邏輯訓練繪本全套四冊》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