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當好媳婦之後,居然變得更幸福了?

shutterstock
- A-
- A+
成為討人喜歡的「好媳婦」,一定需要委屈自己嗎?《媳婦,也是別人家的掌上明珠》的作者逆媳認為,與其為了求表現而勉強,不如做好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在盡忠於媳婦角色前,先守護好自己。
我們發現了好吃的餃子店,比家裡製作的餃子還要好吃,那是連挑嘴的爸爸都認可的美食餐廳。雖然是賣改良式湯餃的地方,但是辣辣的湯頭搭配跟拳頭一樣大的超大餃子,這個組合實在令人感動。也因為價格不貴,所以每次去都會外帶一堆,然後存放到冷凍庫裡。
因為我也想讓老公嘗嘗好吃餃子的味道,所以我曾經刻意在回娘家時帶他過去吃。對於只嘗過冷凍水餃滋味的他,吃完後還高興的說自己找回了遺失的味覺。雖然不是我做的餃子,但是看見老公吃得這麼津津有味的樣子,我莫名感到很欣慰。
「公公也喜歡餃子吧?要外帶一些過去嗎?」
我突然想起,公公曾經在某次聚餐時說過他喜歡餃子。老公說:「這是個好主意,我們就外帶足夠讓全家人一起吃的分量過去吧!」接著我們外帶了一堆餃子、肉湯、蔬菜以及刀切麵前往婆家。
全家人聚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著湯餃。雖然吃得汗流浹背,但是邊吹邊吃,也別有一番樂趣。
當好意被當成義務
一個月後,我再次到婆家拜訪。我和婆婆一起在廚房準備家人要吃的水果時,卻聽到了意想不到的話。
「怎麼沒帶餃子來?」
婆婆有寄放餃子在我家嗎?我想了一下,我沒有必須歸還的餃子啊!她問我為什麼沒帶來,我還想反問她為什麼必須要帶來呢!或許婆婆是認為上次大家吃得津津有味,這次當然也要買來,所以才會對著無法達到她期待的媳婦,表露失望。不知道是餃子內餡爆出來的聲音,還是我內心爆炸的聲音,我心裡突然變得不是滋味。
就像等著鳥媽媽回來餵食的小鳥寶寶一樣,大家都不是在等我,而是等著我提在手上的餃子,然而我竟然這麼不貼心。
我對自己當初的思慮不周深感懊悔,看著假裝咳嗽來逃避話題的我,婆婆心裡一定是暗暗在期待,下次可以吃到餃子,但是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再也不會買來了!
因為好意持續下去,就會被認為是義務。
假如當初沒有買餃子來的話,我就不會聽到這種碎念了,假如不想每次去婆家都要提著餃子過去的話,打從一開始就不該買去。沒有人記得因為吃了我好心買來的餃子而心滿意足的事,只會不斷回想,沒有將公公喜歡的餃子再次買來的媳婦的刻薄。
就這樣,我再次學會了人生。
在媳婦這個角色上,我想過得舒服
做了九次乖巧的行動,只要有一次疏忽,他們的失望就是雙倍。他們不會記得九次的體貼,只會想起一次的失望。只要不是十次都做得很好〈即使都做到了也只是剛好〉,不管是九次還是八次,這些好意都沒有意義。
想來想去,我還是覺得我沒有自信做滿十次。忍耐著去做不想做的事,而且還得做滿做好,這是縮短壽命的捷徑。
我不要為了求表現、為了獲得疼愛而做出虛情假意的行動,我下定決心要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做我能力所及的事情。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