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感覺到被愛與在乎:「媽媽,妳的眼睛裡面有我耶!」

Shutterstock
- A-
- A+
父母眼中的鏡像效應會給孩子很多的暗示和提醒,多用鼓勵、支持、相信與肯定的愛的眼神看著孩子,讓孩子在那樣信任與支持的目光中,生出勇氣……
媽媽眼中的鏡像效應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與被愛
因為每天都會把要做的事跟長子說,也會用語言解讀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在每天大量聽媽媽說話的情況下,長子很快就學會說話。這一天我們正說著話,他突然用著發現甚麼寶藏似的驚喜眼神說:「媽媽,妳的眼睛裡面有我耶!」我說:「對啊!因為媽媽很愛你,才會看著你對你說話,你才會看見在媽媽眼中的自己唷!」那時他還是一個不到兩歲的嬰兒。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鏡像效應,大意是說在自我意識心理學中,人們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猶如一面鏡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並且藉此慢慢的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
嬰幼兒與母親之間的鏡像效應尤其重要,因為嬰幼兒是透過對照顧他的人給他的態度和回應來建構對自我的認知。
從小我就把長子當作一個完整的個人在教育,每次他問問題我都鉅細靡遺地跟他解說,我對他的關愛與重視,都透過每天在言語與肢體的互動中,一點一滴的形塑成他對自我的認知。當次子出生,他愛笑卻略顯靦腆的個性跟落落大方的哥哥明顯不同,我們三人在一起相處時,哥哥總是主動積極,弟弟就顯得羞怯善等待。
當弟弟也開始會流暢的說話時,他們兩兄弟很喜歡問我:「媽媽,我在您心目中,是甚麼樣子?」我跟哥哥說:「你是媽媽永遠的驕傲!」哥哥聽了很高興。弟弟問:「那我呢?」我說:「弟弟,你是媽媽永遠的榮耀!」弟弟聽了也很開心。然後,他們就會一起問:「媽媽,這樣驕傲和榮耀,不是一樣嗎?」我總笑著回答:「是一樣,但是也不一樣!」父母對每個孩子的愛,都是一樣不分軒輊的。
但是!父母對每一個孩子付出愛的方式,卻是不一樣的,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天生性格、氣質、做事方法、處事態度、當然最重要的事,還是每個孩子對愛的需求不同,是因人而異的。對不同孩子,父母會有不一樣的教養方式和期許,希望可以真的幫他們發覺自己的興趣與天賦所在。
家裡兩兄弟,小時候都是讀蒙特梭利體系的幼兒園。哥哥性急,他說,每天一到學校他就拚命的工作、工作、工作。此言不假,兩年下來,他帶回來的工作產品,好多、好多、好多。哥哥說,每次聽到敲鐘要吃午餐時,他就想,怎麼那麼快要吃飯了,不能工作了。
弟弟性溫,他說,每天到了學校,他就想一想,自己要做甚麼工作;也看一看,別人在做甚麼工作,然後他才開始工作。此話不差,兩年下來,他帶回來的工作產品,不到哥哥的三分之一。弟弟說,每次聽到敲鐘要吃午餐時,他就想,怎麼現在才敲鐘啊?可以不用工作了。
但是不管他們兩個人的個性差異有多麼的不同,他們看見自己在媽媽的眼中都是被重視、被在乎、被尊重與被善待的樣子。
親子品牌館
當期雜誌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