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來說,孩子如果是第一次上學,通常適應期是較久的。從單純的家庭生活進入社會情境中,孩子在學校團體中需要學習及適應的部分,不只是認知及發展能力上的學習,也包括獨立生活自理的能力、同儕互動的技巧以及團體的行為規範,因此,剛上學的孩子適應期大多需要二週至一個月,但如果孩子在團體適應上需要更久的時間,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孩子的行為並進而給予適當的協助。
影響孩子在團體中的適應,其可能的因素有以下幾種:孩子本身的氣質、孩子在團體中的適應能力、孩子的互動技巧,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孩子本身的氣質是較害羞的,或是在面對新的人事物時是較退縮的,都容易影響其上學時與同儕互動的意願。
而有些孩子在面對新環境時適應度較弱,也容易影響其融入團體的時程,在適應團體時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也較長。而孩子本身是否具備適當的同儕互動技巧,也是影響孩子融入同儕團體的一項重要因素。
在現今社會中,大部分家庭的子女數是較少的,若從小就是獨生子女,或是手足間年齡差距較大,再加上缺乏與相近年齡孩子互動的機會,孩子可能較無法經由以往的經驗習得與同儕相處互動的技巧,也因此孩子入學後需要重新獲得與同儕相處互動的經驗、重新學習,進而影響其融入同儕團體的時程。
最後要考量的是,孩子所要適應的新團體成員,是否大部分的小朋友已經形成各自的小群體,因此當孩子要融入這個大團體時,可能會遭遇到需要先打入小群體的困境;孩子可能在完全不熟悉的團體中,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找到興趣相同的同儕群體,再進而融入小群體遊戲中。
其實在學校中要協助孩子適應,最大的資源就是老師及同儕。如果孩子面臨無法融入團體的問題,除了可先考量孩子本身的特質,還需要家長與老師維持良好的溝通及互動,請老師在團體中進行適當的引導及協助,讓孩子可以在遊戲時參與同儕的遊戲,才是協助孩子及早融入團體的最佳方式。(柯乃綺 臺安敦南心智發展中心技術長、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