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有童書界教母之稱,曾任幼教老師,托兒所所長,輔仁大學家政系畢業,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碩士、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善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談兒童教育與家庭生活,積極推廣親子共讀。著有多本暢銷書籍。對家庭親職教育的推廣不遺餘力。
父母都怕小孩「無聊」,所以盡可能將時間安排滿滿,但凡事計畫且按表操課,恐怕會錯失人生的驚喜。「無聊」的時間,才能給孩子沒有壓力下的自然學習,讓想像力有發展空間,打開心門享受「無聊」的樂趣。
聖誕季節,禮物滿天飛,有本圖畫書《親愛的聖誕老人,今年請不要來》,故事中的聖誕老人很沮喪,因為他收到很多索取禮物的信,直到他讀到一封信,請求他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或許,在為孩子張羅聖誕禮物時,...
學什麼才有用?學習過程是辛苦的,當下認為「無用」、「枯燥」的知識,不見得就是沒有用的學習。
習慣了有網路的生活,一旦失去3C用品,似乎難以想像該如何過活。不如享受當下,不能上網是生活的暫停,也是難得的幸運。
溺水後的急救措施,雖然能救命,但仍有不少遺憾。家庭教育像是岸上的工作,防患於未然。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愛他/她不是因為外在,而是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愛。
年幼的孩子有「需求」時,能好好的表達,讓其他人明白嗎?道理無他,需要大人的示範。
2、3年前,樓下鄰居發現浴室天花板滴水,甚是苦惱,最直接的推論就是我家水管漏水。我連忙找了師傅來檢查,他看了又看,確定是從我家浴室的地板漏下去的,於是,開始一段期間的狼狽。
一般大學設立師資培育中心後,不再只有師院體系培養的出師資,教師的來源多元化,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過度的被稱讚,對孩子來說是適得其反,他並沒有「真的這麼好」,卻可能為了得到稱讚,而一輩子為別人活。試著用鼓勵取代稱讚吧!
現代的父母比較熱衷於激發孩子的智力發展,這會引起情緒問題,父母可能會始料不及,而當父母思考怎麼做才是對孩子好時,出現的態度都會影響子女對社會變遷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