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萍:為何「母乳最好」成了對母親們的壓迫?

陳鈺萍:為何「母乳最好」成了對母親們的壓迫?
作者:陳鈺萍/2018-03-21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十幾年來提倡的母嬰同室、全母乳哺育,近年漸漸受到反彈聲浪,台灣醫療制度、社會文化面上有哪些懸而難解的問題,讓母嬰親善的美意難以施展、讓「餵母乳」對母親們變成一種壓力來源?

在其他國家,母嬰親善醫院的認證,是醫院繳錢給國家級的認證單位,請他們派認證委員到醫院認證,是一種榮譽。在台灣,這幾年為了提高涵蓋率,增加參加認證的醫療院所家數,成了衛生局的承辦人員的「業績壓力」,他/她們常要一家家醫療院所去「拜託」加入認證。

醫療面:母嬰親善的認證本就打折

認證制度是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WHO/UNICEF)1992年提出的母嬰親善醫院倡議(Baby-Friendly Hospital Initiative, 簡稱BFHI)修改而來,但為了增加醫療院所的參與動機,一開始的認證標準就是打折的。

WHO/UNICEF於2009年已再改版這套認證標準,還加入第11項措施:友善生產。然而在台灣一開始就是簡化與降低原本的認證標準,以期醫療院所願意加入認證。這些年更為了提高認證涵蓋率而不斷下修認證標準,離2009年版本的標準越來越遠。當一個認證制度打折再打折失去原意,讓醫護與母嬰未受其利先蒙其害。

10多年前,還沒有母嬰親善措施,在醫院生產,孩子出生後的常規,是被放在維持攝氏37度的暖床上,擦乾身體、點眼藥、打維生素K、量身高頭圍、秤重…...全部「處理好」之後,包裹起來,抱到躺在產檯上還在被縫合傷口的母親眼前,對手圈。「媽媽恭喜,這是妳的寶寶喔,是男生(這時會掀開包布讓媽媽看一下外生殖器,驗明正身)。我們對一下手圈,沒有錯喔?來!蓋一下手印,先把寶寶抱去嬰兒室洗澡囉!」下一次見到寶寶,或許是四個小時後,或許更久。寶寶得在嬰兒室觀察一段時間,說是「觀察」,其實也在等兒科醫師來做第一次的健康檢查。

一個認證制度打折再打折失去原意,讓醫護與母嬰未受其利先蒙其害。

這樣的運作模式中,醫護人員是主體,一切以方便醫療工作流程效率為考量。若是順產,產婦歸產科住產後病房,小孩歸兒科住進嬰兒室,是分開來的。媽媽若要餵母奶,得到嬰兒室旁邊的餵奶室,跟其他哺餵母乳的媽媽排排坐。媽媽們得想辦法將自己的身體,從病房移動到嬰兒室。若是因為傷口疼痛或是產後疲憊無法移動,就會將餵養小孩的「工作」,交由嬰兒室的護理人員全權處理。孩子剛出生,媽媽的奶還沒「來」,[1]這樣的情況下,餵的是配方奶。無論媽媽或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是被動的,只能順從醫療常規的一切安排。

有母嬰親善措施之後不一樣了。醫院開始提供「產後肌膚接觸」、「24小時親子同室」,只要媽媽願意,孩子可以一直跟媽媽在一起不分離。2007年國際母乳哺餵周的口號為「最初的第一個小時 ─ 拯救100萬個嬰兒」,強調母嬰不分離、母乳哺育的重要性。[2]孩子出生斷臍了,看似兩個從此獨立運作的個體。但是透過母乳哺育的連結,孩子與媽媽還是一體的(mother-infant dyad),許許多多生理運作持續互相調節,甚至關乎寶寶的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