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宜君:完整產前教育,讓我輕鬆母嬰同室

醫護建議擠乳形成壓力,母乳量不增反降

因為心情緊張、寶寶在身邊的時間縮短,奶量竟然減退,又面臨更大的擠奶壓力,我看著集乳瓶裡少少的幾西西,產後第一次有自責無能、想哭無助的感覺。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用超大量的母乳幫助寶寶擊退黃疸,但院方拿出那張同意使用配方奶切結書時,說明的方式又讓我覺得,簽了好像就等於舉旗投降。

幾番波折後,我和寶寶終於回到家,展開現實世界的生活。助產師產後訪視都肯定我把寶寶照顧得很好,也鼓勵我彈性看待哺乳方式,不要被全母乳的目標綁架,但這場黃疸引起的短暫擠乳風波卻持續我心裡散發「你奶不夠、你擠不夠」的強烈壓力。

相信自己,成為輕鬆自信的媽媽

想到兩個月之後要回到職場上班,自己每次親餵後卻只擠出一小杯,整天才集滿一小袋,我焦慮地改成全瓶餵,只為了想知道寶寶喝多少母乳,不料沒幾天就出現了乳頭混淆,讓我下班回家想輕鬆親餵都不行。為此尋求泌乳顧問協助,聽到對方說「媽媽奶很夠,餵得很好」,我立刻鼻酸掉淚,同時得到了心的解放。我知道,我必須相信自己。

後來懷了第二個寶寶,我在助產師協助下完成居家生產,產後哺育新生兒雖然一樣累人,但心情上卻比第一次更加自在輕鬆、更加「母嬰親善」。我在孕期接受完善的產前教育,幫助我建立母嬰夥伴關係,培養出身為母親在哺育和思考判斷的自信心,這兩個部份的建立,讓不論在醫院或家裡的母嬰同室和母乳哺育對我來說是自然、沒有壓迫的。

然而,黃疸的波折,是一個打擊產婦信心的事件。在每個產婦身上都可能發生,從產後住院療養、在月子中心,產婦有可能遇到各式各樣的這類具有強烈指導性的壓力事件。身旁的醫護人員或家人並未完全理解產婦的想法和處境,沒有足夠的討論或選擇的空間,這類出於「專業」的指導,反而形成壓力,打壓了她正在建立的親職自信心。這或許是讓母嬰親善制度變成壓迫的最大原因,但母嬰的親密本身並沒有錯,作法也並非絕對。

媽媽這個角色實在太容易自責了,只要一點點否定的暗示,就能讓她痛苦不已。但神奇的是,當身邊的人能信任她,理解她的努力並且肯定她,一個輕鬆自信的媽媽,就能自然而然為自己和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

邱宜君/2018-03-21

曾任醫院物理治療師、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報社及雜誌醫藥記者。現為全職媽媽、兼職醫藥記者。育有兩女,分別在醫院及在家出生,皆由助產師協助接生。

邱宜君/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