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芳:如果重來,願拿製造母乳時間換親子互動

梁莉芳:如果重來,願拿製造母乳時間換親子互動
作者:梁莉芳/2018-03-21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梁莉芳是個在醫學院任教的社會學者。5年多前她生兒子時,哺餵全母乳是想當然爾的決定,她也勉力全母乳餵到一歲多孩子自然斷奶。但是回顧那段家庭工作兩頭狼狽的「乳人歲月」,如果再次有機會,她可能有不同的思考與選擇。

在我任教的醫學院,哺餵母乳是「政治正確」的選擇。還在懷孕的時候,「要餵小孩喝母奶喔!」是我在學校走動時,最常聽到問候語。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抗體,可以增加寶寶的抵抗力,促進新生兒腦部的發育。和許多(準)媽媽一樣,這些哺餵母乳的好處,我可以朗朗上口。

每次產檢後,護理師會拿著衛教單張詢問餵母乳的意願,例行地確認有沒有任何的問題,我總是笑著搖頭。當時,我對親餵母乳存有許多浪漫的想像,想像孩子親密的掛在胸前,享受著天然最好的盛宴,感受肌膚接觸的溫度,我以為這是母嬰之間,不需要磨合的默契。

親餵人生比想像中坎坷

孩子出生後,我們的母乳哺餵之路,遠遠比我預期的坎坷崎嶇。親餵寶寶,原來不完全是「育兒聖經」裡描寫的溫暖美好,真實的情況是:寶寶吸吮姿勢不正確時,乳頭的疼痛與破皮,又或者是,乳腺炎時交替的高燒和冷顫。

我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必要的過渡期。產假結束前,開始「擠乳人生」,為即將回到職場做準備,雖然我知道透過親餵,寶寶的需要與母親的奶量可以逐漸達到平衡,但對於職場媽媽而言,別說親餵,可以在工作的縫隙裡,找到擠乳的時間,或是專屬的哺乳室,都是奢求。我隨身揹的不再是小姐時期的文青帆布包,而是集乳器、保冰袋,任何地方,都可以翻轉成為媽媽的集乳室。

「母乳最好」的論述,以母愛為名,召喚媽媽的情感,成了體現母愛的象徵,選擇不餵母乳的媽媽們,得承受輕易放棄、不夠犧牲的質疑,甚至擔負缺乏母愛的原罪。

在我家孩子自然離乳前,因為奶量不足,「追奶」成了育兒日常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在網路資訊快速流通的現在,遭遇「乳人人生」不順時,我享受敲打鍵盤就可獲得成千上萬解答的便捷,轉身卻不禁咎責自己:「為何別的媽媽可以,我卻不能」。於是,效法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我試過網路傳說的各樣「發奶聖品」,也以身實驗刺激奶陣的一百種祕技。

在種種努力都徒勞無功後,只好半夜爬起來擠乳。擠乳、存放、製冰、清洗集乳器,聽著集乳器「唧唧」的幫浦聲,走完工廠生產線般的流程,睡意也驅走了大半,那時,我的一天開始的比日頭還早,是天未亮的清晨三、四點。我常看著睡眠不足又黑眼圈的自己發問: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母乳最好」的論述,有它特定的發展脈絡與時空背景。我們媽媽輩育兒的那個年代,物質條件不若今日富足,對她們而言,配方奶是奢侈的舶來品,省吃儉用讓孩子可以喝配方奶,點點滴滴則都是母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