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聞:在加州,配方奶是處方

曾多聞:在加州,配方奶是處方
作者:曾多聞/2018-03-21 │ 圖片來源/曾多聞

《親子天下》駐美特派曾多聞目前定居美國,她二子均在美國生產、哺餵母乳。她長期擔任美國母乳支持團體、協會的志工,對美國的母乳政策有相當研究。在台灣母嬰親善醫院被視為「零容忍」的配方奶,美國醫院如何看待呢?她分享在美國醫院母嬰親善的實際做法。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官方母乳政策,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母乳餵養,是對嬰兒最正常的餵養方式,提供嬰兒最完整的營養。考慮到母乳在生理及心理、長期及短期各方面的極大益處,嬰兒的餵養方式應該被視為公共衛生議題,而非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

這句話,基本上決定了美國醫院的政策:全面採取母嬰親善、全面執行母嬰同室、全面推廣母乳餵養,對於產婦在哺乳方面的協助也非常完全周到。

我生第一胎的時候很不順利,生了20幾個小時都生不出來,最終以緊急剖腹收場。母嬰親善醫院的標準做法之一,就是嬰兒一出生,立刻與母親進行肌膚接觸。所以寶寶一從我肚子裡掏出來,護士就把那紅通通的哭叫著的小東西抱給我「接觸」,當時我已經累到連伸手接過他的力氣都沒有。最後護士把寶寶硬塞在我手裡,而我只想趕快去睡,一點看不出這小東西有什麼可愛,一點感覺不到他們說的那種新媽媽的喜悅。

但一小時後,當護士進來指導我如何授乳時,情況竟然變了。在護士的注視下,我遲疑地將寶寶抱到胸前,尚閉著眼的寶寶卻毫不遲疑,很快地張大了嘴含乳,開始嗽嗽地吸食,非常自然,似乎理所當然似的——儘管當時我還沒有奶水。那真是太神奇了。就在剎那間,我真切地感覺到,我真是屬於這孩子的,而他也是屬於我的。

那是我成為母親的一刻。

媽咪餵奶,護士打氣:要不要吃餅乾喝果汁?

之後4天母嬰同室的時光,因為醫護人員充分的支援,我過得很輕鬆。護士第一次進來看我的時候,就說:「媽媽好棒,辛苦了!接下來這幾天,妳除了餵奶以外,只要吃喝睡覺,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又對陪在一邊的我先生說:「爸爸跟我來,學換尿布,接下來這幾天,要請你幫寶寶拍嗝、幫寶寶換尿布囉!」

接下來幾天,我真的除了餵奶以外就是吃喝睡,什麼事也沒做(護士特別交代,寶寶睡了媽媽就要跟著睡,不要玩手機,最好也不要會客)。除了重症早產兒以外,醫院全面執行母嬰同室,寶寶就躺在我身邊的搖籃裡。他一哭,先生就把他抱給我餵;餵完了,先生把他抱過去拍嗝;尿布濕了,先生負責換。先生想休息的時候,我們就按鈴請護士來幫忙。

在美國,經醫師或授乳諮商師診斷媽媽確實泌乳量不足、或嬰兒確實無法正常含乳者,開立證明後可領取配方奶。

直到產後4天我才開始分泌奶水,所以在醫院裡的這幾天,寶寶真是沒少哭。最辛苦的是第2個晚上,寶寶整個晚上都叼著我的乳頭,左邊叼完換右邊,右邊叼完換左邊,如此週而復始,我也一整晚沒闔過眼。醫院早就對我們做過心理建設——產前上媽媽教室的時候,醫護人員就特別指出,寶寶出生後24小時到48小時之間,會持續地需要哺乳,一天至少12次。儘管有心理準備,那個晚上還是好難捱。護士不時進來給我打氣:「媽媽加油!加油!」「要不要吃餅乾?」「要不要喝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