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故事集2:杯子音樂會
0 (0) 評價
確認
  • 作者:大山光晴(監修)
  • 繪者:篠原良隆
  • 譯者:詹慕如
  •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2-08-01
  • 適讀:7-12歲
  • 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推薦理由
大山光晴: 孩子們原本就很喜歡解謎,希望大家能化身為名偵探,解決生活周遭不可思議的現象。中年級的故事儘可能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傳達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科學之謎的光景,希望可以讓各位運用來培養早晨或晚上的閱讀習慣。如果孩子顯得特別有興趣,故事後面還附加了解說和實驗,希望能幫助孩子思考,並且進一歩加深孩子的興趣。
本書介紹

簡介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10分鐘」運動策劃編選之讀物

晨讀10分鐘:元氣滿分,學習加分!

簡短有趣的科學故事,最適合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

最有趣的三大單元、最生活化的14個主題,

動動腦動動手,讀出自信和樂趣!每天閱讀10分鐘,暖身醒腦有元氣!

 

  從美國、日本到韓國,「晨讀10分鐘」運動已經被證明是養成中小學生主動閱讀習慣最有效的辦法之一,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學生的成績迅速提高、寫作力、認識社會的能力,邏輯思考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增強。

 

  【晨讀十分鐘】系列,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少年兒童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只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是要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哇!無奇不有!」14篇奇妙有趣的生活科學故事,培養孩子科學探求力。內容豐富多元,包含身體、動植物、大自然、物理等各式各樣的生活科學故事。還有三大趣味單元:生活科學故事、解謎時間、科學小實驗。讓正在學習中的孩子每天都能解開一個生活科學的奧祕,感受科學發現的快樂,並透過動手做實驗,真實領略科學的原理與應用。

   為了讓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更容易吸收這些科學上的知識,內容以孩子探索自身和生活周遭現象的問題為中心,深入淺出的以故事呈現問題情境,孩子可以輕鬆愉快的看懂故事裡的生活科學現象和基本原理,再進行每篇延伸出來的基礎科學小實驗,加深理解和學習,除了培養孩子擁有一雙懂得觀察和發現的眼睛,也建立了孩子「做中學」的科學探求力。

 

每天都有新視野!

青蛙為什麼會變色?

為什麼鄉下和城市的星星數量會不同?

為什麼放煙火時,聲音會比較晚聽到?

為什麼橘子皮會讓氣球破掉?

 

  每天生活中的見聞真奇妙,翻開這本書,就能學會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找出這些不可思議事物背後的真相,一點都不難!
 

◎      最有趣的三大單元:生活科學故事‧解謎時間‧科學小實驗

◎      最生活化的14個主題:

          生活科學故事:杯子音樂會、星星變少了、水消失了?

          解謎時間:聲音會因為水量而不同?鄉下和城市的星星數量不一樣?水會自己消失?

          科學小實驗:杯子樂器、比較光線的亮度、看水如何變少實驗

 

「晨讀10分鐘」營養處方箋:

★文學、科學大師精選好文,攝取多元養分

★每日10分鐘,輕鬆閱讀無負擔

★「什麼都有」故事集,滿足所有挑剔的嘴

★享受創意思考樂趣,建立解決問題的大能力 

 

推薦序

給家長的話

關懷動物生命,培養科學「覺察力」

動物科學研究所所長 今泉忠明

  最近在電視上很流行跟動物有關的問答。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這個緣故,小朋友提出來的跟動物有關的「為什麼?」、「怎麼會?」等疑問也有增加的傾向。父母對動物沒有興趣,小孩卻很喜歡動物的這件事,經常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從出生起就只見過家人或自己的小孩,從某個時期開始會注意到世界上還有人類以外的生物。生物有又小又可愛的,也有又大又可怕的。牠們跟玩具不一樣,是有反應的。然後孩子就會開始對生物產生興趣,而這種好奇心到上小學以後也還會持續。隨著理解力增加、經驗變豐富,也會一點一點地進行科學性的判斷。孩子們對動物感興趣,跟他們會不會變成科學家並沒有關係,而是讓他們正常成長的一個重要過程。

  從孩提時候就儲存在記憶裡的各種知識,在腦袋中應該是散在於各處,沒有脈絡可循的點狀分布。但是到長大以後的某一天,那些點會突然連在一起。無數的點連成網狀,再形成網絡。

  原來如此,是這樣的啊……等等,會這樣想的,是網絡已經形成了的證據。「知識的點」越多,就越能連成複雜而綿密的「網」自是不在話下。有這種網絡為基礎,才會產生「合乎邏輯的思考方式」、「科學性的見地」。

  當孩子們對生物產生興趣的時候,給他們正確的知識是很重要的。看書、思考過以後,實際上到動物園或是大自然等地方去走一走。孩子們新鮮的好奇心一定會轉變成科學性的知識而牢牢記住。然後,一輩子都會對自己有幫助。


【晨讀十分鐘】系列企劃緣起

成長與學習必備的元氣晨讀

天下雜誌童書出版總編輯 何琦瑜

源於日本的晨讀活動
  二十年前,大塚笑子是個日本普通高職的體育老師。在她擔任導師時,看到一群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失去學習動機的高職生,每天在學校散漫度日,快畢業時,才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出外求職填履歷表,「興趣」和「專長」欄只能一片空白。許多焦慮的高三畢業生回頭向老師求助,大塚笑子鼓勵他們,可以填寫「閱讀」和「運動」兩項興趣。因為有運動習慣的人,讓人覺得開朗、健康、有毅力;有閱讀習慣的人,就代表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但學生們根本沒有什麼值得記憶的美好閱讀經驗,深怕面試的老闆細問:那你喜歡讀什麼書啊?大塚老師於是決定,在高職班上推動晨讀。概念和做法都很簡單:每天早上十分鐘,持續一週不間斷,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

  沒想到不間斷的晨讀發揮了神奇的效果:散漫喧鬧的學生安靜了下來,他們上課比以前更容易專心,考試的成績也大幅提升了。這樣的晨讀運動透過大塚老師的熱情,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全日本有兩萬五千所學校全面推行。正式統計發現,近十年來日本中小學生平均閱讀的課外書本數逐年增加,各方一致歸功於大塚老師和「晨讀十分鐘」運動。

台灣吹起晨讀風
  二○○七年,天下雜誌出版了《晨讀十分鐘》一書,書中分享了韓國推動晨讀運動的高果效,以及七十八種晨讀推動策略。同一時間,天下雜誌國際閱讀論壇也邀請了大塚老師來台灣演講、分享經驗,獲得極大的迴響。

  受到晨讀運動感染的我,一廂情願的想到兒子的小學帶晨讀。選擇素材的過程中,卻發現適合十分鐘閱讀的文本並不好找。面對年紀愈大的少年讀者,好文本的找尋愈加困難。對於剛開始進入晨讀,沒有長篇閱讀習慣的學生,的確需要一些短篇的散文或故事,讓少年讀者每一天閱讀都有盡興的成就感。而且這些短篇文字絕不能像教科書般無聊,也不能總是停留在淺薄的報紙新聞,才能讓這些新手讀者像上癮般養成習慣。

  我的晨讀媽媽計畫並沒有成功,但這樣的經驗激發出【晨讀十分鐘】系列的企劃。我們希望用晨讀打破中學早晨窒悶的考試氛圍,讓小學生養成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晨讀就像在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回憶。

第一個專為晨讀活動設計的系列
  【晨讀十分鐘】系列,希望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少年兒童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二○一○年,我們邀請了學養豐富的「作家老師」張曼娟、廖玉蕙、王文華,推出三個類型的選文主題:成長故事、幽默故事、人物故事集。

  我們的想像是,如果學生每天早上都能閱讀某個人的生命故事,或真實或虛構,或成功或低潮,一年之後,他們能得到的養分與智慧,應該遠遠超過寫測驗卷的收穫吧!【晨讀十分鐘】系列,帶著這樣的心願,持續擴張年段和題材的多元性,陸續出版,包括:給小學生晨讀的《科學故事集》、《宇宙故事集》、《動物故事集》、《實驗故事集》、童詩《樹先生跑哪去了》、散文《奇妙的飛行》,給中學生晨讀的《啟蒙人生故事集》和《論情說理說明文選》等。

推動晨讀的願景
  在日本掀起晨讀奇蹟的大塚老師,在台灣演講時分享:「對我來說,不管學生在哪個人生階段……,我都希望他們可以透過閱讀,讓心靈得到成長,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勇往直前,這就是我的晨讀運動,我的最終理想。」

  這也是【晨讀十分鐘】這個系列叢書出版的最終心願。


專家推薦

晨讀十分鐘,改變孩子的一生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古人從經驗中得知「一日之計在於晨」,今人從實驗中得到同樣的結論,人在睡眠的第四個階段會分泌跟學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當我們一覺睡到自然醒時,這些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已經補充足了,學習的效果就會比較好。也就是說,早晨起來讀書是最有效的。

  那麼為什麼只推「十分鐘」呢?因為閱讀是個習慣,不是本能,一個正常的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人教他說話,他會說話;一個正常的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沒人教他識字,他是文盲。對一個還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來說,不能一次讀很多,會產生反效果。十分鐘很短,只有一個小時的六分之一而已,對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可以忍受的長度。所以趁孩子剛起床精神好時,讓他讀些有益身心的好書,開啟一天的學習。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愉悅的晨間閱讀開始一天的學習之旅,到了晚上在床上親子閱讀,終止這個歷程,如此持之以恆,一定能引領孩子進入閱讀之門。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看到閱讀的重要性,所以新加坡推O歲閱讀,孩子一生下來,政府就送兩本布做的書,從小養成他愛讀的習慣。凡是習慣都必須被「養成」,需要持久的重複,晨讀雖然才短短十分鐘,卻可以透過重複做,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後,一生受用不盡,因為閱讀是個工具,打開人類知識的門,當孩子從書中尋得他的典範之後,父母就不必擔心了,典範使讓自動去模仿,就像拿到世界麵包冠軍的吳寶春說:「我以世界冠軍為目標,所以現在做事就以世界冠軍為標準。冠軍現在應該在看書,不是看電視;冠軍現在應該在練習,不是睡覺……」,當孩子這樣立志時,他的人生已經走上了康莊大道,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晨讀十分鐘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讓我們一起來努力推廣。

 

目錄

從哪裡才可以看到彩虹?

【科學小實驗】自製彩虹

杯子音樂會

【科學小實驗】杯子樂器

青蛙變變變

【科學小實驗】改變青蛙的顏色

白色的蟬

【科學小實驗】尋找白色的蟬

星星變少了

【科學小實驗】比較光線的亮度

水消失了?

【科學小實驗】看水如何變少?

煙火的聲音慢半拍

【科學小實驗】測量聲音的速度

加油吧!體育服!

【科學小實驗】看誰先變乾

影子變多了

【科學小實驗】製造數個影子

紅茶變色了

【科學小實驗】改變紅茶的顏色

是誰把土推高的?

【科學小實驗】製造霜柱

氣球的剋星

【科學小實驗】橘子皮溶解術

溫暖的空氣到哪裡去了?

【科學小實驗】比較冷熱水的重量

縮小的松果

【科學小實驗】瓶中松果

 

給家長的話  愛上偵探解謎,培養科學「判斷力」  大山光晴

企劃緣起    成長與學習必備的元氣晨讀          何琦瑜

專家推薦   晨讀十分鐘,改變孩子的一生             洪蘭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情緒繪本,陪小寶貝面對心事:面對、抒發負面情緒

推薦人:陳書梅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適讀年齡:0-6歲,7-12歲
+24本

小熊媽:給7-12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張美蘭 親職教育作家、 閱讀推廣人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陳安儀:給13-18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陳安儀 親職教育專家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