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怎麼回事?
3 (1) 評價
確認
  • 作者:安娜˙克雷邦
  • 原文作者:Anna Claybourne
  • 繪者:凱文˙霍普古德
  • 譯者:陳信宏
  •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1-05-05
  • 適讀:7-12歲
  • 學習領域: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育議題:資訊、生涯發展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得獎紀錄
本書介紹

★精選五種生活知識主題,以簡單幽默、圖文並茂的敘述,呈現各項發明背後的迷人演進過程。


★專為6-12歲孩子設計的知識類橋樑書,融合故事與知識,一讀就懂,幫助小讀者輕鬆跨越知識鴻溝。

★結合科技知識與歷史演進,讓小讀者看見,發明不是天才的專利,而是從生活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開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改變歷史的發明家!


  精選五大生活主題,結合科技知識與歷史演進,從「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開始,每個人都能成為改變歷史的發明家!

  知道嗎?汽車剛發明的時候,英國法律規定,一定要有人在汽車前二十步遠的地方引導汽車前進,藉此控制行車速度;世界上第一顆熱氣球也是由一對兄弟發?的,而這顆熱氣球的乘客是一隻鴨子、一隻公雞和一頭很害怕的綿羊;早期的汽船有蒸氣式和螺旋式兩種;為了證明哪一種的效果最好,船長們還為這兩艘船舉辦了一場拔河比賽;十八世紀時富蘭克林利用風箏和鑰匙發現了電,但其實他用的方法卻有致命的危險!

  改變人類文明的五大發明:火車、車子、船、飛行、電力,演進過程中充滿著有趣的故事。這些發明都不是仰賴天才的靈光一現,而是源於人類對便利生活的需求、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新、改進、完成了影響人類歷史的重大發明。

本套書拋開生硬的百科圖鑑式語言,以更具親和力的故事及幽默的漫畫圖像,引領小讀者輕鬆的跨越知識鴻溝,循序漸進的了解各項發明背後,迷人有趣的演進歷程。這是一套「一讀就懂」、「一看就會」的知識橋樑書,也是誘發兒童喜愛科學與知識最佳的啟蒙讀物。

  【小小知識家(5冊)】包含:《火車是怎麼來的?》、《汽車是怎麼來的?》、《飛行是怎麼回事?》、《船是怎麼來的?》、《電力是怎麼回事?》



《電力是怎麼回事?》
  一百多年前,世界上根本沒有電器。沒有電腦,沒有電視……甚至連電燈泡也沒有。雖然自然界一直存在著閃電—即電力型態的一種,但人們以為它是神明降下的懲罰。一直到富蘭克林利用風箏和鑰匙做實驗,才真正發現了「電」。
  在這本書裡,小讀者可以看到引人入勝的電力發展過程:從最早人類理解到電力是什麼、能產生什麼作用,到後來的電力的應用。

 

推薦序

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你知道……嗎?」

  大約在五歲到小學低年級,兒童除了常問「為什麼」,還會問「你知道……嗎?」當他問「你知道……嗎」,不是要答案而是要給答案。他要告訴大家他學到的新東西,表現他的知識。

  發展心理學描述學前和學齡兒童認知上的特色是好奇、好學與自信,自信反映在愛秀上。因著好奇,他們好學,而愛秀,在我看來是一個不斷複習所學的機制。透過問別人是否知道某些知識,他自己反覆的練習以更熟練。

  有一位二年級小朋友喜歡《讀者文摘》裡面的笑話,更喜歡分享。重點在笑話經過他的口,聽起來一點都不好笑,倒是他認真講笑話的模樣,引家人開心。不過,比較不能忍受的是,一個笑話他要覆述好幾次。有時一聽到他說:「你要不要聽……」,大家馬上板起臉來說:「聽過了。不好笑。不要再講了。」

  有許多孩子則是喜愛百科全書,拿起各種小百科,專注的神情不比傳說中的愛迪生差。當然,讀過書後,秀一下他所知道的知識,問:「你知道……嗎?」是難免的。多數成人可能忽略知識吸引小孩的這件事實。一來是小孩說的不完整,因此以為他不知道。另一是,我們不相信孩子對知識會有多認真。最近我們在幼兒園裡觀察大班學生討論,除了頭頭是道,拿書舉證,動手測量,絕對有科學的態度。

  目前市場上,以台北市立圖書館定期公布的「好書大家讀」為例,被選出的知識性讀物常不及一般讀物的三分之一,數量上真的不多。天下雜誌出版【小小知識家】系列,介紹不同的交通工具和電力,有發展的歷史、有機械製造簡介、有科學家不怕挫折的小故事,加上畫龍點睛的圖和圖說,很吸引人。我們需要提供更多的知識性讀物。一方面滿足兒童的好奇與好學,另一方面過渡他們學習教科書上更難的各學科知識。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情緒繪本,陪小寶貝面對心事:面對、抒發負面情緒

推薦人:陳書梅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適讀年齡:0-6歲,7-12歲
+24本

小熊媽:給7-12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張美蘭 親職教育作家、 閱讀推廣人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昆蟲迷的必啃書單!【這科不能不學】

推薦人:呂育修(親子天下資深童書編輯)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
+16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