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那些波光與映像:李鴻源人生隨筆
0 (0) 評價
確認
  • 作者:李鴻源
  •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5-25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本書介紹
35篇真摯散文  35段人生交會時刻有意義的美好
李鴻源心底對這片土地最深的情感,
凝視過去,他試著找回與人與大地,生命與歷史的連結,看見更美好的台灣。

  這一片是成長、那一片是故鄉,還有一片是路途,更多片是反省。每一個時刻、每一幅畫面,堆疊而成一棵呈現李鴻源真實人生的「大樹」,而台灣,就是供應這棵大樹養分和水分的土壤。

  二〇〇九年六月,在考察長江三峽水庫的旅程,他坐在從重慶駛往宜昌的大船上,迎著夏夜晚風,有感於途中所經之處多是《三國演義》中所描繪蜀漢場景,於是提筆寫下第一篇論文、研究之外的散文體小文〈夜發重慶〉。從此,李鴻源開始在學校和政院,兩頭繁重的工作之餘,將多年來迴盪在心中的記憶片段,一片一片地捕捉下來。

  這些文章記下成長的青春歲月,訴說與「水」結下的不解之緣;還有深深刻印在生命中的故鄉泰山,農村生活孕育了他的個性、滋養他的生命;還有讓他發現生命浩瀚與遼闊的貴人們,以及這一路走來的思考與反省,如內政部長任內視察南沙、台江和鰲鼓濕地時的有感而發,還有看著兒女日漸成長,因為為人父的焦慮而寫的〈給下一代的一封信〉。

  全書32篇,每一字、每一句,或是紀實,或有緬懷,或許還有強烈的批判,都讓我們看到有別於《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中「工程師、科學家」的李鴻源,而是一個成長於這片土地的知識分子,對家園家鄉的無限愛戀,對台灣的真情至性。

名人推薦

  郭英聲
  孫大川
  張曉風
  夏鑄九
        林懷民 情感推薦

  我與鴻源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我常常神經質的處在巨大的焦慮中,而他有著無比的毅力與耐心,同時對生活不拘小節,但,或許是這樣的反差,於是可以沒有負擔的輕鬆對話,我們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我們在老音樂、老電影、老口味、老記憶……的話題中盡興,在不斷對話的過程裡,我看見一個始終懷抱著赤子之心,對未來充滿願景的李鴻源。-攝影家郭英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鴻源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博士
  曾任內政部部長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北縣政府副縣長
  台灣省政府水利處處長

 

目錄

推薦序 看見李鴻源 郭英聲
推薦序 空間對時間的承諾  孫大川
推薦序 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夏鑄九
自序   波光與映像

第一部    波光映照的青春
上學
台南,第二個故鄉
愛荷華秋更深了
台大的教書生涯
月台
 
第二部    記憶裡的這些事
我的祖父李隨先生
我家的流轉歲月
泰山記事一--農村
泰山記事二--割稻
泰山記事三--廟會
淡水河的前世今生
新莊記事
 
第三部   生命中的那些人
記於幼華教授
老夏要退休了
記漢聲吳美雲
萬水姊姊,一路好走!
 
第四部    隨心與隨筆
生態池記
登觀音山
再訪鰲鼓
台江巡禮
造訪南沙群島
訪雪霸國家公園有感
二二八感言
尺度與氣度
李教授的夢
宗教與科學
論空
夜發重慶
泰州
讀《三輩子》有感
為子祈禱文
珍重再見
美麗與哀愁過後
海闊台灣

自序

波光與映像


  明年,我的人生即將邁入一甲子。

  回首在這近六十年的時間長廊,所踏出每一步的身後都留下些許光影。一個一早起床就急著去上學的小學生,一個日夜苦讀、拚命想擠入大學窄門的中學生,一個首次離家享受自由生活的青澀大學生。

  一個身在異國,為爭取獎學金而每天浸在實驗室裡的研究生,一個初任教職的年輕副教授,一個享譽國際的資深教授,和一個指揮若定卻為立法院所苦的行政官員。場景從泰山、台北、台南到美國。

  哪一個是我?每一個都曾經是我,但都不是當下的我。

  我這一輩子習慣以「工程師」及大學教授自居。雖然在偶然的機緣下踏上仕途,從省政府水利處長、台北縣副縣長、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到內政部部長。但我一直保留著工程師及大學教授的思考邏輯、生活態度及價值觀。

  從沒想過要將自己的生命經歷以及觀念、思想,用文字記錄下來,甚至是公諸於世。只是盡力在每個時期,扮演好當下的角色。

  但是近年的台灣,變化實在太快。

  作為一個工程師,我是畢生所學理論和自我理念的「實踐者」。但三十年過去,我卻看到在我手上完成,曾經引以為傲的水利工程,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反而成為扼殺河川生機的「殺手」;為了追求經濟的高速成長,我們歌頌人類打敗大自然的偉大,如今開始承受始料未及的後果。

  看見,引人憂傷,更讓人輾轉難眠。因為對台灣這塊生我、育我的土地,有太多的感情和依戀。我開始尋思可能的出路和方法,於是將長年在工作上的觀察和心得,寫成《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在去年出版並引起廣大的迴響。

  在寫作過程中,每每在思緒阻塞,或痛苦、憤怒無法宣泄,或被無力感填充之際,只能擲筆長歎,當生命有這麼多「無言」、「不語」的沈默時刻,文字,又如何能表達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於萬一呢?

  但是,文字卻可能是我唯一可以將濃烈卻無形的情感,化為「具體」的工具。

  二〇〇九年六月,在考察長江三峽水庫的旅程中,坐在從重慶駛往宜昌的大船上,迎著夏夜晚風,想起途中所經之處多是《三國演義》中所描繪蜀漢場景,深刻的感受到劉備、關羽等人的悲壯、掙扎及人生的無常,提筆寫下〈夜發重慶〉。

  這是我在論文、研究之外,所寫的第一篇散文體小文。

  從此我開始在學校和政院,兩頭繁重的工作之餘,嘗試將多年來迴盪在心中的記憶片段,一片一片地捕捉下來。

  這一片是成長、那一片是故鄉,還有一片是路途,更多片是反省,於是,就這樣堆疊成一棵負載我的人生每個時刻的「大樹」,而台灣就是供應大樹養分和水分的土壤,不管我飛到天涯的哪個角落。

  這棵大樹有四根粗壯的骨幹,有求學時代的青春歲月,記載著我從小到大的學校生活,從泰山國小、大華中學、建國中學,到在大學聯考跌跤,心有不甘地離開台北,南下就讀的成功大學,以及往後負笈美國愛荷華大學。從此改變一生際遇,讓算命師口中「命中缺水」的我,就此和「水」結下不解之緣。

  第二根骨幹是我的「故鄉」。很多人從媒體報導,得到的印象都是我來自泰山「政治世家」,卻很少人知道,我們家是佃農出身,我從小跟著阿公一起下田,參與稻子生長過程的每一個步驟,滿山遍野都有我的蹤跡,大地滋養我的生命,農村生活更孕育了我的個性。

  即使已離開農村四十多年,我仍習慣以一個來自農村的「鄉下人」自居。每次走過舟山路的台大實習農場,踏在熟悉的田埂上,總會將我的思緒帶回那五〇年代的泰山。

  在過去將近六十年的歲月,我也親眼見證泰山從一個純樸的農村,放眼無際的良田美景,逐漸被醜陋的鐵皮屋、工廠所取代,清澈的河水被汙染變成「黑龍江」,如今連一塊完整的田地都不可得,這幾乎是台灣農村從南到北的共同命運。失去的美麗家園或許用工程手段尚可恢復,但昔日那純樸的民風、認真的生活態度,卻再也一去不返。

  第三根骨幹則是一些在人生路途中遭遇的「貴人」。他們都是在我面臨黑暗和挫折時,陪著我走上「修行」道路的人,讓我在自己的專業之外,看到不同的人生風景,在有形的際遇中,認識無形的天道和宇宙,發現生命的浩瀚與遼闊。

  第四根骨幹則是我在這一路走來的思考和反省。從最早引發我提筆寫作的〈夜發重慶〉,到在二〇一四年卸下內政部長一職,寫給同仁的公開信。隨著時光流轉,而有不同的心情展現,有在部長任內的視察行程中有感而發所寫,也有看著兒女日漸成長,因為為人父的焦慮而寫下的〈給下一代的一封信〉。

  或許是從小記憶力特別好,也或許是無法忘情,文中記錄的每一個時刻、每一幅畫面,都在我的腦海中不斷迴旋、激盪。也因此每一字、每一句,或是有紀實、或是有緬懷,或許還有強烈的批判,但這一切,呈現的都是真實的我,我的部分人生以及對「台灣」的無限愛戀。

  因此,我不會說這是本「傳記」,更不會說這是本「回憶錄」,因為回憶還沒有結束,我的人生也還在繼續。

  這裡,只是暫時畫上「逗點」。

  希望看到這本書的每個人,都能從中有所省思,看到台灣的過去,想到台灣的未來;哀愁,只適合永遠留存在過去,美麗才是我們的未來。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3~6歲兒童繪本推薦:幼兒最有感的4種繪本類型

推薦人:小大讀書會 小大讀書會聯盟
適讀年齡:0-6歲,7-12歲
+18本

【繪本小情歌】推薦6大類低年級書單,培養孩子「坐得住」的能力!

推薦人:汪仁雅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18歲以上
+19本

情緒繪本,陪小寶貝面對心事:面對、抒發負面情緒

推薦人:陳書梅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適讀年齡:0-6歲,7-12歲
+24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