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好設計01 用心點亮世界:影響人類百年文明的視障者
0 (0) 評價
確認
  • 作者:張文亮
  • 繪者:顏寧儀
  •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7-03-06
  • 適讀:7-12歲,13-18歲
  • 學習領域:語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
  • 教育議題:環境、人權、生涯發展
分享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 轉寄
  • 列印
本書介紹

一套體現設計思考精神的「發明家人物傳記」
金鼎獎作家張文亮教授,繼《電學之父法拉第》後全新力作,
他們看不見,卻讓全世界都看見!
8個真實的故事,翻轉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如果有一天清早醒來,睜開雙眼卻是一片黑暗,生命進入了永久的停電狀態,
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又該如何面對生活呢?
你曾留意哪些地方有點字符號?小小的六個點代表著什麼意思?

突破千年來視障者難以閱讀困境的點字發明者、
影響人類百年文明的數學家、創作出不朽巨著《失樂園》的文學家……
完成這些偉大改變的人都是視障者,
他們雖然看不見,但只要用心傾聽,也能對世界做出偉大貢獻!

本書附有設計思考學習單:讓孩子具體學習「設計思考」方法步驟,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發明了六點點字法,解開千年來視障者難以閱讀的枷鎖;他建立了英國第一所視障師範大學;他是具有卓越貢獻的劍橋大學數學系教授;他是影響人類百年文明的劍橋大學首席數學家;她的音樂美得讓人不禁落淚,連音樂才子莫札特都特地為她譜寫樂曲;他在顛沛流離之際遭遇失明,以口述方式完成不朽巨著《失樂園》……你知道嗎?完成這些偉大改變的「他」和「她」都是視障者,他們雖然眼盲,但心不盲!

金鼎獎作家張文亮教授長期以來探索歷史上的視障者史料,秉持著對於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寫成這本《用心點亮世界》,向所有讀者娓娓道來為世界締造重大貢獻的視障教育家、數學家、音樂家與文學家故事。

看不見並未成為他們生命中的殘缺,反而成為一種祝福,讓他們能更專心致志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高度的專注力與堅毅力,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喚醒社會大眾對於視障者權益的重視與關懷,透過相互的理解與尊重,讓「看不見」與「看得見」,不再是二條平行線,而是一種交集,彼此相伴在愛的共行。

翻開本書,你將閱讀到8個真實存在的動人故事

★一名15歲盲眼少年以六個點排列組合成的點字發明,解開千年來視障者難以閱讀的枷鎖—布萊爾。

★他建立英國第一所視障師範大學,現今對視障教育最高的貢獻獎以他的名字為名—坎培爾。

★打破一般人對於「視障者無法學數學」的偏見,順利成為具有卓越貢獻的數學系教授—奈梅斯。

★一個雙眼全盲的人,卻同時申請成為學校的學生與教授,最後影響人類百年文明—桑德森。

★他用音樂撫慰人心,給人盼望,相信音樂、文學與教育,是提升國家文化的三股力量—藍迪尼。

★他透過觸摸一張張紙牌上的缺角學習音樂與文字,成為十八世紀最傑出的管風琴家—斯坦利。

★她將每一個挫折的音符譜成美好的樂曲,連音樂才子莫札特都為她譜寫鋼琴協奏曲—帕拉迪斯。

★他在顛沛流離之際,以口述方式完成不朽巨著《失樂園》,他是盲眼詩人—彌爾頓。

編輯的話:

對於視障者,我們真的了解太少!我們經常在路上與他們擦身而過,但卻從未真正的走進他們的世界,嘗試去體會視障者的生活,深刻的感受「看不見」可能為生活帶來的改變。生活中看似與我們不同的視障朋友,其實和我們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希望這本書喚起人與人彼此間的關懷,更期待更多人一同參與發想,讓社會中的每一分子都擁有更理想的生活品質。

◎本系列首波出版兩冊
01用心點亮世界:影響人類百年文明的視障者
02用手走路的發明王:身障發明家劉大潭

◎本書關鍵字:設計思考、解決問題能力、人物傳記、生命教育、視障者、科普知識
◎無注音,適合10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人權、生涯發展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綜合、生活科技

【改變世界的好設計】系列介紹

改變世界的好設計:因為關懷,所以創造

本系列為一套體現設計思考精神的「發明家人物傳記」,透過動人好讀的人物故事,展現「設計思考」的理念和架構。我們希望帶領每個孩子發現,有意義的發明或創新,絕對不是為了滿足自己,而是從同理心和關懷出發,進而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我們期待幫助成長中的孩子看見:傾聽他人的需要,是探索自我的歷程中,重要的價值起點。未來將推出更多元選題的發明者故事,培養孩子廣博的知識光譜,適合家中充滿好奇心與探究心的孩子閱讀,更是學校與班級的最佳共讀書籍。

本書特色

本書四大特色 特色1  閱讀發明故事,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創意,啟發讓世界更好的力量。
特色2  與傳統的偉人傳記不同,國內首本視障發明故事讀本,是最佳的生命教育典範。
特色2  不只有好看的故事,更有科普知識與學習單,提供多元、趣味又深度的閱讀經驗。
特色3  故事選材、內容與生活情境結合,能引起孩子學習動機,解答所有好奇。

名人推薦

故事中可以看到人類曾經因為不了解視障者,而懷疑、誤解甚至低估他們的學習能力。很遺憾的是,在二十一世紀的臺灣仍有如此誤解,希望社會大眾肯定身心障礙者對學習、參與社會的需要,不要因為他們的障礙而否定他們。――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洪儷瑜

《用心點亮世界》這本書文藻優美,精緻地敘述幾位視障者堅毅卓絕、令人感動的生命故事,相信將帶給更多人激勵自己──我也可以(Yes!I can!)。――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尹可名

原來,歷史長河中也有這麼多視障者運用他們的努力及才智,在數學、音樂、文學等方面,創造出改變世界的偉大貢獻。閱讀《用心點亮世界》這本書,我們將學會怎麼和身旁的視障者做朋友!――啟明/啟智學校前校長 林麗慧

【改變世界的好設計】這套書很容易在情感上讓孩子產生共鳴,快速認同發明家的處境與態度,除此之外,故事閱畢更能透過學習單擴充大量的科學知識,甚至能親自透過「設計思考」來學習如何構思及解決問題,也就是動手實作帶出「創客」(maker)的精神。多元、趣味又深度的閱讀,方能滿足新世代的需求啊!――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 溫美玉

透過故事的力量,用愛和理解帶領孩子用心體會他人的不便和痛苦,知道了背後奮鬥努力的脈絡故事,孩子的心柔軟了、溫暖了,也才看得見他人真實的困難,燃起想要為他人解決問題的動機,進而誕生出好發明與好設計。而這,也才是我們未來需要的人才: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彰化縣土庫國小教師 林怡辰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尹可名
彰化縣土庫國小教師 林怡辰
啟明/啟智學校前校長 林麗慧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洪儷瑜
展翼合唱團暨視障天使協力車隊團長 曾信榮
視障音樂家 黃裕翔
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 溫美玉
臺中市大元國小 蘇明進

作者簡介

張文亮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水土空氣資源系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2007年師生評選獲第一屆臺大優良導師獎,2012年獲臺灣農業工程學會之「農業工程學術獎」、臺大社會服務傑出獎、臺大教學優良獎等。

多年來,張文亮教授筆耕不輟,不僅持續投入科普文學寫作,多篇文章也收錄在國、高中的教材,更擔任多屆的教育部文學獎及行政院國家出版獎評審,並曾榮獲得三屆金鼎獎。著作包括:《草上飛科學世界探險: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國語日報出版)、《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經社出版) 、《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字畝出版)、《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親子天下出版)等。

繪者簡介

顏寧儀

●英國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設計學院碩士。

●曾獲得美國3x3當代插畫大獎、英國AOI插畫協會獎等。

●英國插畫經紀公司Private View插畫家。

  目錄

前言

PART1  照亮黑暗的六個點
01給活在幽暗裡的人一盞燈——點字發明者布萊爾
02觸動一根看不見的音弦——第一所啟明師範學校校長坎培爾
03理髮店的鋼琴師——數學符號點字法教育家奈梅斯

PART2  看不見,卻改變全世界
04照亮人類百年文明——劍橋大學首席數學家桑德森
05他的音樂,來自苦難與恩惠的交織——音樂大師藍迪尼
06音樂是我溝通的橋梁——音樂大師斯坦利
07音樂,含著愛的教育——聲樂與鋼琴學教育家帕拉迪斯
08文學,是我生命深處的觸動——撼動世界的盲眼詩人彌爾頓

PART3  改變世界,我也做得到:設計思考學習單
作者的話 在歷史長廊,傾聽視障者的迴音 張文亮
推薦序 小小的六個點,帶來新「視界」 尹可名
推薦序 學習和身旁的視障者做朋友 林麗慧
推薦序 不是不能,而是缺乏機會 洪儷瑜
推薦序 啟動3D閱讀,就從【改變世界的好設計】開始 溫美玉

資料來源

前言

你曾經遇過停電嗎?面對突如其來的黑暗,是否曾讓你感到害怕、無助?

如果有一天清早醒來,睜開雙眼卻是一片黑暗,生命進入了永久的停電狀態,

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又該如何面對生活呢?

如果看不到,要如何選擇今天要穿的衣服?要怎麼走路才不會撞到東西?

出了家門,聽著車陣發出的聲響,要怎麼過馬路?

該怎麼知道要搭去上學的公車來了嗎?何時又該下車?

到了學校,又該如何閱讀課本和老師的板書?

買東西時該怎麼知道商店在哪裡、手中的鈔票是多少錢?

還可以像從前一樣在球場打球、騎腳踏車和跑步嗎?

過去你曾經在路上跟視障者擦身而過,沒有特別的在意,但如果我們嘗試去體會視障者的生活,一定能感受到「看不見」可能為生活帶來的改變。

長久以來,有許多人試著透過各種設計,協助視障者過著如一般明眼人的生活;而歷史上也有許多視障者運用他們的努力及才智,在數學、音樂、文學等方面,創造出改變世界的偉大貢獻。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閱讀,一起走進視障朋友的世界吧!你將會發現,他們不憑眼見,依然能走出亮麗的人生。

作者的話

在歷史長廊,傾聽視障者的迴音
文│張文亮

在歷史的長廊裡,傑出 的視障者很多,除了書中敍述的幾位以外,還有法國的詩人科爾瑪(Gottlieb Pfeffel,1736-1809)、材料科學之父果夫(John Gough,1757-1825)、英國著名的社會改革家洛旭頓(Edward Rushton,1756-1814)、美國南北戰爭時的救難英雄塔布曼(Harriet Tubman,1822-1913)、澳洲的文學家阿絲頓(Lilly Aston,1873-1947)、美國野外教育的植物學家牧爾(Bill Muir,1928-1985)、荷蘭的海洋生物學家弗爾邁耶(Geerat Vermeij,1946-)等人。此外,還有許許多多傑出視障者,是我目前仍不知道的。

對我來說,了解視障者學習過程中的故事,比 知道他們日後的貢獻更為迷人。每一位視障者都有其獨特的故事,他們在過程中遭受到許多的挫折,卻用一生的時間,將每一個挫折的音符,譜成美好的樂曲。只是 在臺灣,很少有人特別撰文去介紹他們,以至於視障者的歷史典範,大家知道得很少。

不想看到社會對於視障者的無知,持續荒蕪;不想看到 視障者面對學習的困難,太早放棄;不想看到社會對視障者太多的冷漠,太少的溫情,因此過去幾年,我籌辦了視障者的野外學生態遊,擔任特殊孩童營隊的講員, 也長期地探索視障者的史料。在撰寫這本書時,我的母親癌症末期,我需要照顧她,基於自己有限的體力,只能寫作本書中的八位視障者故事。

我深深的期待,明眼人能夠了解視障者,給予他們鼓舞、耐心與機會。也願視障的孩子能夠知道,在過去有許多的視障者,不憑眼見,走出亮麗的人生。他們雖然看不見,卻讓許多人得看見。

「看不見」與「看得見」,並不是二條平行線,而是有交集,那是愛的凝結處,縛繫在雙方愛的共行。

迄今,我仍在參與視障孩童的教育,也期待更多人一起來參與。

推薦序

小小的六個點,帶來新「視界」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尹可名

有一年,我參與炬光模範母親選拔工作,當模範母親齊聚一堂,分享照顧身心障礙孩子的心得,大家一致認為,照顧重度多重障礙者的母親最辛苦:智障者的母親擔心未來當自己老邁時,孩子該怎麼辦;聽障者的母親憂心孩子長大後就業困難,談到後來,大家都認為,視障者孩子「最可憐」,因為他們看不見五彩繽紛的世界,未來只能從事按摩、算命過生活,當然可憐!

我投入身障者的服務工作將近四十年,從未忘記當時這些母親的對話,因此在我的工作能力所及,便嘗試運用各種創意活動,協助處在「黑光世界」中的視障者,擁有一個充滿色彩的「視界」,例如我們曾經帶著視障者打籃球、看電影、看畫展、逛故宮,還曾舉辦攝影研習和比賽,讓他們在不同的「視窗」中「看見」世界。
我發現,比起語調生硬的語音報讀系統,視障者更喜歡我親自為他們朗讀書報;當沒有人為他們朗讀時,他們會獨自一人透過觸摸點字來閱讀。為了幫助視障者多讀書,我們邀請了懂得打點字的視障者志工,用布萊爾發明的「六點點字法」逐字打洞成書。因為有機會大量閱讀,有更多的視障者突破大學聯考「病殘設限」的門檻,順利考上大學;視障者的生涯發展更加多元化,有的人成為聲樂家、廣播媒體人,有的成為牧師,有的當詞曲創作家等。

顯而易見,布萊爾對於後世締造了莫大的貢獻,他為處在黑光中的視障者帶來一盞明燈,那小小的六個點,在視障者眼裡是最亮的點。

這本書文藻優美,精緻地敘述幾位視障者堅毅卓絕、令人感動的生命故事,相信將帶給更多人激勵自己──我也可以(Yes!I can!)。

此外,本書的編輯方式相當創新,運用學習單的規劃讓讀者一同參與發想,我期待看到社會大眾共同腦力激盪出更多改善視障者生活的點子!

學習跟身旁的視障者做朋友
――啟明/啟智學校前校長 林麗慧

我看不見。黑色,是我眼前的全部。
但我能觸碰,我能聆聽。
在幼鳥的身上,我摸到了新生的喜悅;
在汽車的窗外,我抓到了清晨的涼風;
在妹妹的臉龐上,我撫摸到了笑容;
在奶奶的手掌裏,我感受到了溫柔。
啄木鳥的對話、海鷗的悲歌,麥穗的細語、溪水的呢喃。
在黑色的世界裡,我能觸碰、聆聽到這天地的無限可能!
——引自電影《天堂的顏色》

農曆年前,拿到出版社編排完成熱呼呼的文稿,一頁頁讀來,淚眼婆娑、喜樂盼望,深深感動書中一篇篇故事:這是充滿信望愛的奮鬥超越歷程;這是用生命感動生命的智慧詩篇。原來,歷史長河中有這麼多視障者運用他們的努力及才智,在數學、音樂、文學等方面,創造出改變世界的偉大貢獻。閱讀《用心點亮世界》這本書,我們將學會怎麼和身旁的視障者做朋友,在包容、相信、盼望、忍耐中,讓愛永不止息。

這本書非常適合大小讀者一同學習「體驗黑暗」,更適合為人父母者閱讀,用正確的愛共同陪伴我們的孩子探索未來,我還認為本書特別要推薦給任教於特殊教育與一般學校的教師閱讀,看看在人類歷史中,那些教導視障者突破自身限制、影響後代深遠的老師們,是運用了什麼妙方巧法,鼓勵並啟發了當時的視障者,在歷史湍急的洪流中站穩腳跟,點燈發光照亮他人。

撼動世界的盲眼詩人彌爾頓說得好:「眼盲比心盲好,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重要。」我非常感佩本書特別規劃了給孩子填寫的學習單,不僅詳細介紹了視障者、白手杖、導盲犬、視障朋友的科技輔具等,更邀請大家一起來發揮巧思大幫「盲」。抬頭看看周圍,生活中看似與我們不同的視障朋友們,其實和我們並沒有太大不同,讓我們透過體貼的同理與理解,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視障者的關懷與尊重,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共好。

這是一本帶來盼望與美好的生命典範好書,翻開它,實踐它,我們將感受豐厚的生命喜悅,讓我們一起用心點亮,充滿無限可能的人間天堂。

不是不能,而是缺乏機會——身心障礙者教我們的事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  洪儷瑜

臺灣大學張文亮教授將歷史上著名的八位視障者成功故事寫成《用心照亮世界:影響人類百年文明的視障者》,包括發明點字的布萊爾、創立視障師範學校的坎培爾、發明數學辨識符號的劍橋大學教授奈梅斯、研發幾何平板和時刻測定器,教導明眼人看見數學的桑德斯、創作動人音樂的音樂家藍迪尼和斯坦利、極力推動視障音樂教育的聲樂家帕拉斯迪,以及在法國撰寫三大史詩之一《失樂園》的作家彌爾頓。

故事中可以看到人類曾經因為不了解視障者,而懷疑、誤解甚至低估他們的學習能力。很遺憾的是,在二十一世紀的臺灣仍有如此誤解,我的視障學生曾因在公共場合帶著導盲犬而被誤解為不守規矩,另一位視障學生則被鄉下的中小學老師認為先天上的智力或行為有問題,甚至臺北市政府在舉辦國際城市馬拉松賽,也公然拒絕視障選手正式報名參加等,這些現象都呈現出社會大眾對於視障者的偏見與缺乏理解。

透過這本書,能讓大家知道人類在三、四百年之前,就已經有辦法讓視障者不文盲、不數盲、不音盲……,正如書中奈梅斯所言:「原來視障者只要善用好工具,就可以幫助學習。」可見視障者不是不能,而是缺乏機會和工具。

本書第三部分所介紹的工具都是視障者獨立生活的利器,可惜國內視障者不一定被鼓勵學習這些工具。臺灣的視障教育推動已近百年,無障礙、零拒絕、增能賦權的融合觀念卻仍有待加強,肯定身心障礙者對學習、參與社會的需要,不要因他們的障礙而否定他們。彌爾頓說得好:「眼盲比心盲好」,透過本書描寫的視障者故事,我們更了解明眼人也有看不到的。

啟動3D閱讀,就從【改變世界的好設計】開始!
――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教師 溫美玉

閱讀每一篇故事都引發我濃濃的好奇與感動,內心不禁吶喊著:這絕對是讓中小學孩子,甚至大人都能受益的一系列書籍啊!本系列的特色有三:

一是書中所提到的發明,都是發明家基於對社會的關懷而創造,充分發揮了「設計思考」的理念。捨棄過往我們熟知的偉人傳記,這系列的選材與人物卻多了親切與人性,試想,若非這些發明家發揮「同理心」與「探究力」,懷抱「想要解決他人困難」的動機與熱情,我們的生活或身體運作不方便的人,豈能如現在的便利?

二是【改變世界的好設計】系列的規劃緣起,正提醒著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未來,是一個65%的工作還沒出現的世界。我們未來所從事的工作可以由自己定義,但是,若生活或學習無法跳脫傳統思維與框架,那麼就只能等著被機器人取代。面對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必須擁有「更靈敏的觀察眼界發現問題」、「更細膩的心思洞悉人類需求」、「更廣博的知識理解世界」,方能在未來世界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三是3D閱讀的概念。這套書很容易在情感上讓孩子產生共鳴,快速認同發明家的處境與態度,除此之外,故事閱畢更能透過學習單擴充大量的科學知識,甚至能親自透過「設計思考」來學習如何構思及解決問題,也就是動手實作帶出「創客」(maker)的精神。多元、趣味又深度的閱讀,方能滿足新世代的需求啊!

本書不僅適合個人閱讀,更建議親子或全班共讀,利用時間一起討論、思辨或延伸創意,一定會讓閱讀充滿無限樂趣與深度。

在同理中了解,在愛裡看見需求
――彰化縣土庫國小老師、教育部101年度閱讀磐石個人獎得主 林怡辰

你是否曾經看過電梯裡的點字符號?你知道新臺幣鈔票上,有視障輔助點嗎?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但背後發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當孩子燃起好奇心時,該怎麼找尋答案?

感謝親子天下規劃了《改變世界的好設計》系列,第一集蒐羅了八個與視障有關的真實動人故事:以六個點排列組合的點字發明、視障數學系大學教授、視障卓越的音樂家與文學家等。在那些年代,因視障的殘缺造成的辛苦是現在的數倍,就像人生一開始就拿到一手最差勁的牌,但這些故事中的主角,卻用自己的生命,最終打出一場燦爛的牌局。

閱讀書中這些真實存在在歷史上的奮鬥故事,可以明白從前視障者生活在只能當乞丐的惡劣環境,到後來發明了點字法,使得視障者可以運用點字學習文字、數學、音樂,點字法直到今日仍被廣泛使用。書中收錄這些過程中視障者的血淚和對自己的要求、以及想要讓他人幸福的心路歷程,真是最佳的品格讀本,尤其書中敘述仔細,令人動容,感動之後,美善就會進駐心裡。

除此之外,書中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對他人的同理心,從觀察中啟發創造力與想要改變世界的動機。在臺灣,以視障為主題的故事很少,我們也對於視障的設施視而不見、習以為常。但無知漸漸形成無感,當我們將一切當成理所當然,把「看不見」屏除在我們之外,冷漠、冷感、偏見將隨之而來。

但,當我們透過故事的力量,用愛和理解帶領孩子用心體會他人的不便和痛苦,知道了背後奮鬥努力的脈絡故事,孩子的心柔軟了、溫暖了,也才看得見他人真實的困難,燃起想要為他人解決問題的動機,進而誕生出好發明與好設計。而這,也才是我們未來需要的人才: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

內容連載

04照亮人類百年文明的人——劍橋大學首席數學家桑德森 

一七○七年,劍橋大學收到一封申請函,寄信者是名叫桑德森的盲人,
他的申請函上表達自己同時想成為劍橋大學的學生與教授。
當學生的人,怎麼可能會申請當教授?何況還是眼睛失明的人!
學校以為是來搗亂的人,要將申請函退回。
當時,物理學之父牛頓看了這封申請函後,
親自與他面談,不僅讓他入學,並請他擔任助教。
一七一一年,桑德森榮獲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
他擔任這個職位共歷時二十八年,
直到他過世,才卸下這象徵數理研究的最高榮譽。

桑德森(Nicholas Saunderson,1682-1739)出生於英格蘭中部的礦工小鎮瑟勒斯通(Thurlstone),他在一歲時染上天花而失去視力。他的父親是鎮上稅務官,自從桑德森失明後,便傾盡全力地教導兒子。父親經常帶桑德森去礦石場,請工人刻字母在一個小石板上,讓桑德森用手觸摸刻痕來學習認字。剛開始桑德森學得很慢,手指滑過雕刻的凹槽,有時會觸痛,但他的父親不斷地鼓舞他,勉勵他繼續努力,不要放棄。

將困難當成創意學習的機會

一六九○年,桑德森沒有進入小學念書,由父親教他數學,除了教他數字的辨認與運算,還教他運用古老的速算工具,作為學習數學的輔助工具。在公元前二○○○年,人類就發明了點數工具,當時的人們大都用一根木頭,刻下凹痕,例如當牧童要數算多少隻羊時,會用手指撫著凹槽推進,就可知道通過羊隻的數目,後來這個方法也運用在軍隊數目的點數與貨品交易的速算。父親告訴桑德森:「如果耐心地學習數學,數學會成為你一輩子的朋友。」他要桑德森盡可能記住數學的運算,善用計算的工具,讓好的記憶與速算工具成為一生學習的方式。

+ 展開
大家也愛看這些書單

2019年你一定要帶孩子看的16部經典童書改編電影

推薦人:親子天下 全台規模最大的童書閱讀媒體平台
適讀年齡:0-6歲,7-12歲,13-18歲
+15本

情緒繪本,陪小寶貝面對心事:面對、抒發負面情緒

推薦人:陳書梅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適讀年齡:0-6歲,7-12歲
+24本

小熊媽:給7-12歲孩子的寒假推薦書單

推薦人:張美蘭 親職教育作家、 閱讀推廣人
適讀年齡:7-12歲,13-18歲
+5本

我要留言

熱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