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 作者:陳盈螢
「孩子的書屋」長期扶持台東偏鄉高關懷家庭孩子,受書屋扶持、現已是大學生的林彣諭和夥伴用在地食材研發出「酒釀洛神長頸鹿夾心餅」,在連鎖麵包店熱銷後,最近也將返鄉上架。
-
2019-09 作者:楊若晨
「讓山成為一所學校」,一群愛山的人組成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開啟「亞成鳥計畫」,帶著尚未羽化的弱勢青少年們,上山探險也探索可能,在山裡找到自我與愛的力量。
-
2019-03 作者:李佩璇
情緒障礙的孩子常因無法適應學校人際關係,進而拒學、中輟,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打造青少年健康學園為「中繼站」,就像在一般學校上課,整合醫療和特教資源,給予孩子生心理和學科的幫助,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協助青少年重回軌道。
-
2019-03 作者:馬岳琳
寫著寫著,以為我們與惡離得很遠,但後來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編劇呂蒔媛
-
2019-03 作者:賓靜蓀
從過動兒和中輟生變成哈佛大學博士,著有《翻轉過動人生》的作者陶德.羅斯,在他新的研究專案中,訪談上百位各行各業成功者,發現他們成功又快樂的祕訣,是因為有四項特質。
-
2018-12 作者:林玉娟
許多人都覺得收養孩子好偉大,但收養「小魚兒」的彭太太笑著說:「當母親的感覺很甜蜜!」從孩子一來就得流感、熱痙攣,到醫生評估發展遲緩,彭太太臉上始終掛著自在的笑容,彷彿眼前的困難不算什麼...
-
2018-11 作者:白宜君
《風箏少年》是台灣第一齣描述社會邊緣青少年處境的舞台劇,也是「青藝盟」團隊和長年陪伴的高關懷青少年,經過4年,共同創作、演出的故事,幕前幕後總共有9位雙北的高關懷少年參與。藉由直視每一個失靈、沒有接住孩子的社會機制,《風箏少年》同理那些在角落裡掙扎著、...
-
2018-09 作者:林明華
「夢想騎士」團隊夥伴,藉由一次次出走旅程,引導弱勢青少年,在不花錢的情況下完成目標,在過程中學習同心協力與突破自我。
-
2018-05 作者:李京諭
六歲開始學烹飪的傑米.奧利佛,是名廚,也是五寶爸,他認為廚房充滿了數學、科學、歷史等各種學問,鼓勵爸媽帶著孩子一起做料理。
-
2018-02 作者:賓靜蓀
今年20歲的闕琳,甜美陽光,16歲前,她在山林裡的冒險學校自學、長大,不但練就一身上山下海的本事,還養成一種很能同理別人的領袖特質,不管走到哪裡,總能贏得大人、同輩的信賴。她也經歷過一段剪斷臍帶的成長歷程……
-
2018-01 作者:平山亮、古川雅子
對於出生順序「決定」父母偏好的這種說法,我們最好持保留態度。長遠來看,父母對每個子女的態度本來就是會變動的。
-
2018-01 作者:李宜蓁
紀錄片製作人丁雯靜懂所有家長「怕女兒被怎麼了」的擔心,也理解防堵孩子談戀愛、只會讓戀情地下化的事實,她陪當時國中的女兒夏綠蒂修完一整堂愛情學分才發現,戀愛可以教孩子的原來這麼多。
-
2017-12 作者:海苔熊
海苔熊回想自己在擔任老師時,遇到學生被霸凌的狀況,那時自己既沒有「處理掉」班上欺負他的人,也沒有減少他被罵肥豬的頻率,為什麼後來很少聽到孩子再來抱怨,也比較常看到他開懷的笑臉?這個問題他思考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才發現答案是「什麼」。
-
2017-10 作者:海苔熊
從台大心理研究所畢業的海苔熊,到國中擔任輔導老師,面對棘手的學生個案,專長實驗心理學研究的他總以為要「做點什麼」(比方在教室增加正增強物品、寫感恩日記)才能讓學生獲得解救,同事建議他「陪伴」就好。沒想到學生給的震撼教育,讓他理解,所謂「陪伴」並不是說了...
-
2017-10 作者:李京諭
從課業兼閱讀的書屋,到技藝傳承的技術學院,林峻丞給孩子一個有陪伴、做中學的空間。
-
2017-10 作者:親子天下
社群串起來各界對教育的熱忱,不只在學校裡,人人都可以透過分享,讓改變的人看見彼此。
-
2017-07 作者:王韻齡
演員巫建和以國片《陽光普照》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多年前還是高中生的他,因為演出公視迷你劇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拿下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獎,2017年再度演出爆炸系列續集。擅長演出社會邊緣人的巫建和,曾有過一段年少叛逆歲月,國中經常蹺課、...
-
2017-05 作者:曾多聞
美國南加大週五(5/12)舉行第134屆畢業典禮,邀請知名演員、該校校友威爾·法洛(Will Ferrell)致詞,同時授與法洛榮譽博士學位。法洛發揮喜劇本色,以幽默的口吻及生動的實例勉勵畢業生,畢業只是一個階段,未來在人生路上一定有很多挫折,但要記住...
-
2017-03 作者:田育瑄
TED演講精彩的觀點,其實也非常適合和國中高中生分享,以下9則,小孩推薦給小孩的演講,場場都是經典, TED全球教育團隊特地針對青年學子進行訪問,一窺到底是哪些TED講題,會讓青少年直接按讚!
-
2017-03 作者:李京諭
從課業兼閱讀的書屋,到技藝傳承的技術學院,林峻丞給孩子一個有陪伴、做中學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