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 作者:Philips Avent
從寶寶呱呱墜地那刻起,是媽媽哺乳的起點。看著懷中的寶寶吃飽喝足、微笑睡著,是所有媽媽甜蜜而簡單的願望。現代媽媽無一不知母乳所富含的營養,也期盼哺乳跟寶寶能建立不可取代的親密連結,但母乳之路卻常是困難重重。
-
2019-08 作者:媽咪愛編輯
新手媽媽們!想要擠母乳總會很疼痛,讓你十分困擾嗎?但其實,正確擠奶其實是不太會有不舒服的狀況的!快跟著幫助超過六千位媽咪泌乳的專業物理治療師一起這樣做,下次擠奶不再疼痛!
-
2019-05 作者:曾多聞
人們常說母乳是「免費」的,但母乳免費的前提是,把媽媽的犧牲奉獻看得分文不值。英國與加拿大研究都顯示,母乳餵養愈久,媽媽流失的薪水愈多,這也是一種成為母親的代價。
-
2019-04 作者:劉宗瑀
BBC中文網一篇關於人類乳腺管照片的文章讓我被tag了不下十幾次!但其實這就只是很正常的女性乳腺組織照片,我反而被「大家居然可以被嚇壞」而嚇壞了。
-
2019-03 作者:鍾碧芳
現代媽媽普遍知道母奶的優點,不過,許多媽媽的母奶路卻是走得辛苦又心酸。擠奶不順、乳腺炎、戒不掉夜奶......誰能幫幫媽媽?
-
2018-09 作者:陳思庭
退奶是每個哺乳媽媽必經的過程,不只自己要慢慢調適,也要顧及寶寶的需求。寶寶出生後,經歷了脹奶、塞奶、追奶等過程,現在還計算著退奶,每一步都不容易,到底應該如何做,才能讓「ㄋㄟ ㄋㄟ」漂亮的功成身退?
-
2018-09 作者:陳思庭
哺乳中發生石頭奶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每個媽媽都說自己的方法最有效:有些媽媽說石頭奶要熱敷,有些說要冰敷,還有人說讓寶寶吸出來就可以了......擔任哺乳諮詢顧問的物理治療師陳思庭為眾媽媽們破除迷思,並提供最有效的舒緩方式。
-
2018-09 作者:陳思庭
哺乳之路不好走,首先會遇到可能沒有奶的問題,結束哺乳還需要順利退奶,食物的幫助相當重要。口耳相傳的發奶、退奶食物有哪些?又要避免哪些可能導致塞奶的食物?專業哺乳諮詢顧問分享最完整的泌乳食物表格,給媽媽們參考。
-
2018-08 作者:李佩璇
「小女生胸部好像開始發育了,幾歲該開始穿內衣呢?」當家長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時,除了協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衣著外,更重要的是關心孩子進入青春期的身心發展,陪伴他們渡過這段「轉大人」的時期。
-
2018-07 作者:李佩璇
「餵母乳真的好累歐,還得了乳腺炎就退奶不餵了」、「天啊!為什麼小孩都不睡?」,講到母乳和育兒的話題,每個爸媽都有獨一無二的經驗,但遇到問題時也讓家長挫折,介紹這些資源幫助新手爸媽讓育兒變得更順利。
-
2018-05 作者:張郅忻
在月子中心的哺乳室裡,來自不同地方的女人,因為一個共同身分「媽媽」而齊聚一室共修這堂「哺乳學分」,就像學校一樣,有些人能餵得又快又好,光榮畢業,也有人手足無措的吊車尾......
-
2018-02 作者:MamiBuy
醫院推行的母嬰親善政策,目的推廣母乳哺餵,衛服部擬出10個步驟來執行。其中要求母嬰同室遭到最多批評,媽媽們紛紛喊累,雖想餵母乳,但是真的好辛苦,快來看本文列出10個順利度過這種情況的技巧喔!
-
2017-09 作者:李欣倫
母嬰雜誌、婦產科候診間牆上的海報上,充滿了慈愛母親搭配甜美無瑕嬰兒,吸吮著母親乳房酣睡,猶如現代版聖嬰圖。惟有當了母親之後才知道,雙眼無神、蓬頭垢面的女人搭配著不知為何一直哭鬧的嬰兒才是真相。
-
2017-07 作者:謝孟穎、陳泓儒
「我阿嬤那時候還不是生完幾天就去種田」、「人家非洲女生沒在坐月子,還不是都可以生6、7個」、「只是想要當女皇,不想自己照顧孩子吧?」這些是許多台灣男性對女人進「月子中心」的看法,有人認為一個月花20幾萬去坐月子根本是公主病,甚至有人認為女人根本不必坐月...
-
2017-04 作者:黃惠姍
許多女性仍對乳癌存在迷思,認為胸部大、有副乳、乳頭凹陷都容易罹患乳癌,但醫師們澄清這些觀念不完全正確。
-
2017-01 作者:彭艾薇
現在許多家庭都屬於「雙薪」組成模式,即便懷孕以後,不少女性仍會選擇留在工作崗位繼續奮鬥,只是,身體狀況已明顯和孕前有些不同,如果感覺不適要如何紓緩改善呢?媽咪們辛苦了!接下來,Ivy老師也要給仍在職場上奮鬥的孕媽咪一些紓緩不適、促進健康的建議:
-
2017-01 作者:劉宗瑀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開始對身體各部位感到好奇,當孩子想了解「隱私部位」時,爸媽會如何教她們?身為專業外科醫生和兩個孩子的媽,劉宗瑀認為「自然、直接」是最好的教導方式,她甚至親自繪製翻翻書繪本、影片,教孩子認識「自己是怎麼來的」。
-
2016-11 作者:引用自《愛生活手記部落格》
如果讓親餵母乳的媽咪提出疑問,一般至少有一半以上與「食物」相關。到底吃什麼才發奶、要如何退奶?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東西不能吃,吃什麼食物才好?都是媽咪心中的疑問,讓營養師來告訴妳。
-
2016-06 作者:引用自《一本讀通乳癌》
乳癌的生成速度因個人體質有所不同,短從幾十天,長到幾年都有可能,除了少部分早期乳癌會有乳頭異常分泌物外,絕大部分早期乳癌沒有任何可察覺的臨床症狀,因此除了平日就需注意乳癌相關症狀外,還需定期靠篩檢的影像檢查來早期發現異狀。
-
2016-05 作者:引用自《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Q&A》︱林奐均
自古以來,幾乎每個母親的奶量都夠寶寶吃,護士也應該鼓勵媽媽要樂觀、有耐心,讓母奶自然產生,擠奶是不得已的做法,不應該在一開始就要求媽媽擠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