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 作者:陳盈螢
網路世界真假訊息氾濫,該怎麼培養孩子數位素養?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2019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請新加坡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姚奇儒(Jiow Hee Jhee)、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鄭國威分享經驗。
-
2019-11 作者:王韻齡
這一年多來,教育部臉書官方粉絲團各種操作經營讓人耳目一新,一支反霸凌影片更帶來破百萬流量,成為嚴肅政策變親民的重要推手。教育部臉書小編「雅婷」究竟是誰?《親子天下》記者獨家揭密。
-
2019-11 作者:連韻文
即使不看假訊息會不會有影響?當然會!你說「其實我也沒在看,就這樣滑過去而已」,其實光這樣無意識的滑過去就很危險,因為你沒有真正在思考,而且就算你只是很快的滑過去,那些訊息還是有進到你的大腦裡,慢慢形成你對某事的印象。
-
2019-10 作者:親子天下
-
2019-10 作者:陳雅慧
眼見為真的時代已經過去。思辨力和批判閱讀能力,是數位原住民在網路上求生存的關鍵能力,重視多元觀點、愛閱讀、常思考,才能判斷訊息真偽。
-
2019-10 作者:賓靜蓀
台灣假訊息現象嚴重,很多父母卻以為假訊息跟自己孩子無關。從認知心理學看,現代小孩因為長時間上網,只接收破碎資訊,大腦會逐漸不思考⋯⋯對抗假訊息,是大人與孩子都刻不容緩的新學習。
-
2019-10 作者:陳湘瑾
公民老師呂昱達曾是新聞報導中被誤解的角色,現在他開設「CSI假新聞鑑識中心」課,帶學生從尋找證物開始,練習判斷訊息真偽。
-
2019-10 作者:蘇明進
當多數教學現場老師苦於趕課時,老蘇老師卻堅持一系列媒體識讀課程;他希望孩子不只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擁有思辨力的獨立思考者。
-
2019-10 作者:陳雅慧
《親子天下》以全台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媒體素養調查,總結出年輕世代媒體素養的3個隱憂。究竟台灣中學生的媒體素養現況如何?請看《親子天下》的完整報導,與總編輯陳雅慧給父母老師的具體建議。
-
2019-10 作者:黃兆徽
現在不僅文字、圖片能造假,就連影片都可以偽造!黃兆徽認為有圖有真相的時代已經過去,尤其當閱聽人的收視習慣逐漸以影音為主,未來打擊假訊息的行動更需要著眼於影音辨識上。
-
2019-10 作者:提摩.法康哈尼(Tamer Fakahany)
路透社新聞學研究中心的調查指出,全球40個國家中,有55%的民眾表示他們對自己分辨網路訊息真假的能力感到疑慮,此結果顯示假訊息幾可亂真、民眾難以招架。假訊息所帶來的後果是社會秩序將受到嚴重破壞,只需要透過幾個簡單的點擊,即使是無意的傳播,就可影響社會、...
-
2019-10 作者:沈伯洋
專研白領犯罪的沈伯洋,形容政府、企業挾科技引發的資訊戰,是一場不流血的戰爭,而台灣,已經被捲入這場戰爭。了解假訊息利用大腦和情緒的機制,就有機會戰勝。
-
2019-10 作者:胡元輝
事實查核永遠在假訊息出現之後。台灣第一個國際認證的事實查核中心諮詢委員胡元輝呼籲,更重要的是全民共同培養媒體素養,練就假訊息防身術,才是杜絕假訊息的最好方法。
-
2019-10 作者:親子天下
-
2019-10 作者:吳奕柔
現就讀台灣大學法律系四年級的吳奕柔,今年4月以台大學生會長的身分共同發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將對台灣媒體的憂心化作實際行動,目標在喚醒社會大眾對假新聞的關切與抵制。
-
2019-10 作者:方君竹
在拍攝新聞實驗室「記者真心話」系列影片後爆紅的台大學生方君竹,以幽默、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大家剖析台灣媒體困境,在談論假新聞現象時,他也提出自己的觀察以及辨假的方式,進而點出媒體素養之於社會的重要性。
-
2019-10 作者:黃聿清
黃聿清是教育部媒體素養推廣計畫的共同主持人,長期扮演協助中小學老師的角色,她觀察到,科技改變得太快,現場老師需要更多協助,才能提供真正符合孩子需要的媒體教育。
-
2019-10 作者:宏碁基金會(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數位時代來臨,出生就是「數位原住民」環境中,孩子學習的樣貌,早和過去大不相同,網路科技早已不是僅供娛樂的工具,更是擴大自我學習的媒介。然而,當所有知識與資訊,都能「一鍵google」,家長、老師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善用數位工具自主學習,成為主動探索知識、擁...
-
2019-10 作者:©LINE Taiwan
真假難辨的訊息,在手機、網路世界裡氾濫傳遞,假新聞已不是新鮮事,但如何培養孩子成為能辨別真偽訊息、獨立思考的數位公民,則是需要父母與老師高度關注的議題。
-
2019-09 作者:黃怡菁
由《親子天下》舉辦的教育創新國際年會於25日揭開序幕,下午場以「數位素養」為主題,邀來美聯社全球新聞協調副總監提摩・法康哈尼(Tamer Fakahany)、香港火星媒體項目總監黃嘉慧、資深媒體工作者黃哲斌與台中大元國小教師「老ㄙㄨ老師」蘇明進等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