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張意婷整理
歲末年終,各家網路書店百大暢銷書單與排行榜出爐,今年親子天下再度榮登博客來「親子教養」與「童書/青少年文學」出版社TOP1,並且許多作品入圍華人作家榜。
-
2019-12 作者:鄭宇庭(有限責任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理事主席)
評審們一致相信,閱讀感受與學習,仍然是為兒童與青少年選書的唯一方向。決選會議中,五位評審針對每一部作品仔細發言、討論,入圍作品每每被拿起又放下,討論的節奏緊湊且高張力,隨時都有精彩發言在會議中出現。綜觀全局,評審個人的偏好擅長與評審標準間的權衡,取決點...
-
2019-11 作者:張意婷整理
2019年第33屆瓜達拉哈拉書展即將於本月30日登場,台灣館由文化部主辦、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除有西語試譯本,更首度推出英西雙語版權手冊,也邀請插畫家賴馬和漫畫家小莊一起拓展台灣出版。
-
2019-11 作者:吳念真
青少年憂鬱與心理健康逐漸受到重視,當你的孩子或是親友陷入憂鬱困境,該如何面對?「願意接近就會有解決以及共存、共處的可能和方法。」知名導演吳念真在《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新書推薦序中寫道。以自身曾陷入憂鬱症的經歷,說出「理解」的重要:是為了...
-
2019-11 作者:陳櫻慧
對幼兒來說,每件事都是初體驗,隨時都可能面對新的問題與挑戰,透過繪本引導幫孩子儲備解決各種難題的勇氣和能力。
-
2019-11 作者:陳盈螢
國文課讀古文、背註釋、記題解,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好厭世。有趣的是,這兩年書市上出現多本解構古文的書籍,撰書作者多半都有文史專業背景,卻幾乎本本熱賣暢銷,如《崩壞國文》、《讀古文撞到鄉民》、《厭世廢文觀止》等。開古聖先賢玩笑大受歡迎,背後啟示是什麼?
-
2019-11 作者:松田孝、謝宗翔
在臺灣即將推行的108年課綱中,明白的點出在資訊科技的教學重點,著重於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如果你是關注這件事的教師或家長,也許你會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甚至困惑。接下來由日本的松田孝老師與臺灣的KK老師為你解答吧!
-
2019-11 作者:松田孝、謝宗翔
在臺灣即將推行的108年課綱中,明白的點出在資訊科技的教學重點,著重於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如果你是關注這件事的教師或家長,也許你會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甚至困惑。接下來由日本的松田孝老師與臺灣的KK老師為你解答吧!
-
2019-11 作者:何翩翩
未來的世界,有很多的發展都是現在的我們無法預期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孩子如果有主動求知的動力,並懂得享受閱讀的樂趣,他就有能力跟著時代的脈動前進。父母能給孩子的知識和時間都很有限,但閱讀可以陪伴孩子一輩子,無論是在他好奇困惑,還是傷心難過時,他們都能從...
-
2019-11 作者: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羅寶鴻
看完出版社寄來的初稿,我把它合上,品嚐著自己沖泡的咖啡,沉澱書裡面的內容。腦海裡雖然不太記得每一句文字,卻仍深深感受到翩翩園長對孩子的真摯,對家長的坦誠,對自身的嚴謹,以及對教育的熱忱。
-
2019-11 作者:Shanni
看未成年懷孕少女繪本《依莉的娃娃》,一起討論,為什麼我們對女孩的性教育總是習慣用恐嚇威脅的方式?
-
2019-10 作者:蔡佩瑜
最早的文學是透過「說」而流傳,故事是被敘述的,娛樂性高才能抓住聽眾的耳朵,說故事為了逗聽眾開心與愉快地打發時光,「曲奇」的故事就有這樣的特點。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為孩子選擇一本故事書,不妨先從以下17本「曲奇」故事中挑一本給孩子試試。
-
2019-10 作者:蔡康永
葡萄酒沒有標準味道,你的人生也一樣。蔡康永認為,所有事物的範本,都是拿來參考用的,不是要我們真的分毫不差的活成那個樣子,而人生,也沒有標準範本,只有適合自己的劇本。
-
2019-10 作者:蔡康永
我們大部分的人,從小活在爸媽對我們的期望之下,但,一生很短,能完成的事情很有限。爸媽對你的期望,跟你自己的願望,不可能統統都完成,必須要按輕重緩急來分配自己的心力。
-
2019-10 作者:比才(有鹿文化出版,《家‧酒場》)
假期中,最適合安排家族聚餐,或與許久不見的好友小聚,若口袋中沒有幾樣隨時就能端上檯面的「大菜」,又怎麼行呢 !比才的紙包蝦與水煮魚就屬這類佳餚。《親子天下》主婦群們實測心聲:「真的pretty easy!」「是讓人在家中地位瞬間提升的料理」,還在猶豫什...
-
2019-10 作者:野島那美
小小孩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好奇時,喜歡把「便便~ㄋㄟㄋㄟ~」掛在嘴邊,或是模仿卡通人物的動作。日本性教育顧問野島那美表示,家長不用驚慌,3到10歲是黃色笑話的全盛時期,借力使力跟孩子談論性話題才更顯重要。
-
2019-10 作者:野島那美
若有一本孩子必問問題清單,「為什麼會有小寶寶?」想必是每位爸媽都會被問到的問題吧?你會怎麼回答呢?日本性教育顧問野島那美說,面對孩子提問,家長別打迷糊仗、讓孩子覺得這是禁忌,好好回答與討論,不僅可藉機生命教育,也可促進親子關係。
-
2019-10 作者:羅怡君
孩子閱讀偏食怎麼辦?孩子對文學小說敬謝不敏,目前只想閱讀某些類型的書,對書名與主題極度敏感,對於師長的推薦書目一律搖頭說不……
-
2019-10 作者:羅怡君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失蹤孩子約有上萬人,「離家出走」占了約七成;其中14∼16歲青少年為大宗,12歲以下的數據也逐年上升。那麼看似平和溫順、照著生活步調走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多少孩子身在家中卻不時浮出離家出走的念頭?又是什麼讓孩子下了決心?
-
2019-10 作者:羅怡君
孩子犯下的錯就像是顆啟動連鎖反應的球,我們大人該盡的責任,究竟是在旁邊出聲喝止,還是伸手把球拿走,暫停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