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張意婷整理
108課綱中有一個重點是閱讀素養,什麼是閱讀素養?家長又該如何面對這個全新名詞呢?2019年10月的【兒童閱讀診「聊」室】邀請到小大繪本館館長譚淑娟跟大家一起了解閱讀素養。
-
2019-11 作者:陳永儀
在一段親密的關係中,若是要長久地一起走,有一種領悟會幫助雙方的關係,那就是:對彼此保持一顆好奇的心……
-
2019-11 作者:邱紹雯
不需要出生在母愛包圍的環境,也能開出蔡康永般的自信花朵。父母該做的是,好好關照自己,允許身為人的脆弱與懦弱,自然能找出與孩子間「剛剛好」的距離。
-
2019-11 作者:不想露臉的小編
閱讀讓孩子增加想像力的空間,跟著佐羅力一起天馬行空,發明不受限。
-
2019-11 作者:吳昌政、郭珮貞
國藝會「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來到最終篇,透過參與計畫教師分享教學現場的經驗,看到長篇小說之於青年的影響力。本篇文章邀請到建國中學的吳昌政老師與科園實中的郭珮貞老師來筆談。從彼此對文學與文學教育的看法展開,進而談到教學現場如何在閱讀課程中帶領學生走進長篇...
-
2019-11 作者:賴芸騫、黃琇苓
國藝會「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參與教師以巧妙跨域的教學設計,引導孩子在課堂的有限學習時間內,引導學生閱讀長篇小說。因而【親子天下網站──閲讀頻道】希望透過協作推廣「小說青年培養皿」的經驗,分享:面對高中教學閱讀現場的情況,老師怎麼教?孩子怎麼讀?閱讀如何...
-
2019-11 作者:博愛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 吳淑娟
3-5歲的幼兒若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的一個小時,且沒有父母參與一起用3C的話,幼兒大腦白質的發育完整性較低,導致語言,讀寫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測驗分數較低。
-
2019-11 作者:黃敦晴
誰說企管名師的學生一定是大老闆或是頂尖高材生?跟現代管理學之父齊名的當代名師羅傑‧馬丁成立非營利組織,把實戰成功經驗跟在商學院、大企業講授的道理,也教給小孩、老師,讓孩子提早學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兩難。
-
2019-11 作者:許家齊
11月第一週,芬蘭赫爾辛基因為教育很熱鬧,為期5天的赫爾辛基教育週(Helsinki Educaiton Week),舉辦了250多場活動,吸引超過40個國家的訪客參加。《親子天下》團隊也搭了13個小時的飛機來到赫爾辛基,親身體驗這場「學習慶典」。
-
2019-11 作者:鄧惠文
你是孩子眼中囉嗦的爸媽嗎?當孩子對你表達不滿,父母該如何回應?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著作的情緒繪本《媽媽變成鴨》,想告訴大人們:當孩子不斷挑戰父母的權威,他們其實也同時從一次次關係的破壞與修復中,學會處理情緒與包容。
-
2019-11 作者:松田孝、謝宗翔
在臺灣即將推行的108年課綱中,明白的點出在資訊科技的教學重點,著重於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如果你是關注這件事的教師或家長,也許你會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甚至困惑。接下來由日本的松田孝老師與臺灣的KK老師為你解答吧!
-
2019-11 作者:蔡佩伶老師
台南市文賢國中圖書館「文薈館」於六年前完工,同時也招募第一屆小館長!一群由學生組成的志工們藉由學校安排的各種培訓課程,執行大大小小的閱讀活動,練就一身武藝,培養出堅定的友情、負責的態度、多元的能力。
-
2019-11 作者:曾多聞
美國最新一項醫學研究指出,使用3C的時間,對於幼兒大腦發育息息相關,也呼應了醫學界長期以來呼籲,應限制學前幼兒使用3C的時間。
-
2019-11 作者:何翩翩
當成人很確定該怎麼做時,孩子也早知道為什麼不行,大人卻還繼續用「說服」的方式溝通,不但累死自己,也很容易養大孩子的胃口,請理性、平靜的多使用直述句!
-
2019-11 作者:Shanni
看未成年懷孕少女繪本《依莉的娃娃》,一起討論,為什麼我們對女孩的性教育總是習慣用恐嚇威脅的方式?
-
2019-11 作者:黃怡菁
幫孩子檢查功課,也是你的無間地獄嗎?在臉書最大家長社團「小一聯盟」爆紅、寫出「國語小幫手」、「數學小達人」等 Line 機器人小工具的藏鏡人,其實是一位「地方爸爸」,寫程式的起因是:被女兒吐槽。
-
2019-11 作者:黃瑽寧
初為人父人母,有的爸爸媽媽會認真參考育兒書,但每個孩子適合的教養方式不同,重要還是要了解他的需要。
-
2019-11 作者:陳盈螢
才小一,就遭遇了關係霸凌,直到張宸豪免疫系統出現狀況,媽媽決定帶他回家自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這段日子,宸豪找回自己生活和學習動機,且可以成為幫助他人的人。
-
2019-10 作者:黃瑽寧
在Google能查詢到任何資料的現在,教育的重點已不再是學習知識,而是培養孩子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自制力。
-
2019-10 作者:陳雅慧
《親子天下》以全台規模最大的中學生媒體素養調查,總結出年輕世代媒體素養的3個隱憂。究竟台灣中學生的媒體素養現況如何?請看《親子天下》的完整報導,與總編輯陳雅慧給父母老師的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