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7 作者:黃怡菁
位於台東卑南鄉的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曾一度瀕臨關校,在轉型為以國際教育為主的實驗小學後起死回生,不只學生年年滿招,人數更一躍從33人暴增為118人,成為台東熱門的明星學校,究竟富山實小是如何扭轉裁校命運,成為台灣國際教育的重要示範學校?
-
2019-03 作者:親子天下編輯部
未來素養導向評量中,非常重視跨領域知識應用,題目敘述也會較以前來得更長,平時多閱讀,將有助培養融會貫通、讀懂長文的能力。
-
2019-01 作者:陳雅慧
今年9月開學,小學國中和高中新生將開始使用新的課綱、新的課本,這是一個教科書的改變機會,不一樣的課本是否能帶來不一樣的學習?又帶來什麼樣的閱讀素養新挑戰?
-
2019-01 作者:賓靜蓀
又出現台灣之光!國際素養協會(前國際閱讀協會,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簡稱ILA)從2015年起,每年從世界各國選出30位年紀30歲以下,推動閱讀及教育有重大貢獻的年輕人。致力於美化教科書、讓孩子更愛學習的...
-
2018-08 作者:黃敦晴
「假新聞」旋風席捲全世界,不只影響成人世界,更戕害孩子的認知與判斷。為什麼人會相信假新聞?怎麼教孩子不會被假新聞所惑?
-
2018-04 作者:林玫伶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各國往來密切,「天涯若比鄰」早已不只是個形容詞,居住在地球上每個角落發生的變化,都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光是我們簡單的一份早餐,從食材、佐料,到瓶罐、餐具的製造來源,幾乎可以描畫出一張「早餐國際供應圖」,我們吃下的可說是一份「全球化早餐」。
-
2018-04 作者:詹志禹
分別位在芬蘭與荷蘭的兩所中小學,都以取得「國際文憑」為目標,國際化的課程有哪些值得台灣學習?
-
2018-03 作者:賓靜蓀、王韻齡
今年大學學測題型開始改變,強調大量閱讀長文,學生還要有應用、表達、分析的能力。《親子天下》專訪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他透露,長文考題提供更多資訊,考生答對率反而更高。他也分析亞洲國家近年的大考趨勢,認為台灣不能自外於世界變革。
-
2017-12 作者:田育瑄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將於2018年開始,在PISA考試中納入「國際素養(global competence)」這一門全新的科目,考試的取向也會減少單純的數學解題以及閱讀素養的測驗,其中更會增加關於全球暖化、假新聞判斷與種族歧視等項目。
-
2017-12 作者:康橋
迎接瞬息萬變的物聯網時代,全世界都在找尋具備跨領域能力的國際人才。孩子的將來不只和在地人才競爭,更要與來自世界的菁英共同競逐。康橋國際學校除了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更要幫助他們厚植與國際人才競合的實力,讓他們在世界的舞台上綻放光芒。
-
2017-11 作者:程遠茜
能讀和讀懂差別在哪裡?閱讀習慣和有品質的閱讀怎麼衡量?3C產品真的是閱讀習慣的殺手?國際素養協會執行總監瑪西‧克雷格‧波斯特來台演講以家長身分呼籲,強迫青少年放下手機不是辦法,要成為孩子使用多元閱讀媒介的典範!
-
2017-01 作者:程遠茜
最新PISA數據顯示台灣少年閱讀之後卻不理解、不會思考。 當閱讀不再只是紙本與文字,是跨領域、跨媒材的廣泛學習時, 培養處理訊息能力的閱讀素養,更需要深閱讀穩紮穩打。
-
2016-08 作者:田育瑄
成立60年的國際閱讀協會,去年改名為國際素養協會。面對下一個60年,素養是孩子最需要,能幫助面對全球的基礎能力。如何培養素養,需要閱讀力的進化?
-
2016-08 作者:田育瑄,陳雅慧
近日歐洲接連發生的恐攻、土耳其政變、日本連續殺人事件…… 新聞背後複雜敏感的議題,是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怎麼帶領孩子討論,深刻認識這些議題,促進理解?
-
2016-07 作者:田育瑄
法國國慶日震驚世界的「尼斯襲擊案」、土耳其政變……世界各地災難四起,新聞背後交雜複雜敏感的議題,衝突背後是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你、我的孩子生存其中,無所遁逃,怎麼帶領孩子討論,深刻認識這些議題,促進理解?
-
2014-09 作者:莊舒仲、李佩芬
異國的學生寄來一隻熊給台灣的孩子,台灣的孩子再用英文點滴分享這隻熊的在台生活, 串起兩國之間的就是iEARN平台,開啟孩子無國界的學習大門。
-
2009-02 作者:吳怡靜
從推廣閱讀,到強調「為樂趣而閱讀」,英國透過「讀寫能力信託計劃」,全面激發孩子愛上閱讀的熱情。英國的具體做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