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 作者:李昕芸
培養閱讀素養成為近年教育熱門議題,「愛閱網」團隊為提升國中學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邀請專家學者制定書單,並利用線上評量的模式,搭配大數據,檢測學生的閱讀力,成功提升學生成績。
-
2019-04 作者:王韻齡
因應108課綱上路,今年9月開始,國小電腦課將正式從課表消失。科技日益重要的當下,為甚麼突然沒了電腦課? 城鄉資源不同,是否會讓資訊能力成為繼英文、數學後,第三個M型化差距?請看《親子天下》教育現場的獨家追蹤。
-
2019-04 作者:親子天下
葉丙成與黃國珍聯手在後108課綱時代,結合線上遊戲讓孩子用更有趣的方式,來學習必需裝備 ─「閱讀素養」,為素養學習的面貌提出具體可用的創意解方!
-
2018-06 作者:許家齊、張益勤
5月氣溫已經創122年新高,中小學冷氣裝不裝?週末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支持中小學全面裝冷氣,此聲一出,除了台中市長林佳龍、新北市長朱立倫也宣布跟進,也引起家長、教師工會、校長協會等各方針對冷氣議題展開激烈討論。
-
2018-05
5月5日,已是立夏時節。這天,在陽光普照的下午,臺灣大學應用力學館的國際會議廳擠滿了人。這些人有老師、有學生,最多的還是父母族群,而他們的心,甚至比當天的陽光更炙熱。他們對現有教育制度感到憂心,對教育的城鄉落差感到不公義;他們願意改變自己,翻轉既定思維...
-
2018-01 作者:藍佩嘉
城鄉分離的家庭面臨隔代教養、親子疏離的隱憂。如何發展不同形式、媒介的親師溝通,是學校端必須思考的問題。
-
2016-05 作者:引用自《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王政忠
王政忠老師在《我的草根翻轉──MAPS教學法》一書中,分享MAPS的行腳記錄,一個全校僅有126位學生的爽文國中,怎能組成80人的國樂團?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舞臺,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天才。
-
2016-03 作者:張瀞文
一○七課綱納入程式設計課程,目的在希望台灣也趕上這波教育趨勢,培養未來人才,但要成功踏出這一步還有許多現實待解決。
-
2016-03 作者:蘇文鈺
蘇文鈺長年到偏鄉當志工教孩子寫程式,他認為這是孩子脫貧的技能,對於程式設計列入課綱成為義務教育,他卻反而憂心這將擴大城鄉差距。
-
2016-01 作者:陳之華
當台灣在吵考英聽對偏鄉孩子不公平時,是不是忽略了體驗外語學習樂趣與融入生活感,才是孩子學習外語的最大意義。
-
2015-11 作者:張瀞文
我們的公立國中小,承載了9成以上孩子9年的教育,卻有弱勢生愈來愈多、學習落差愈來愈大的困境,教學、師資與學校管理也面臨挑戰。如何調整公校體質,讓我們的孩子都有最適合的學習,需要匯聚3股力量撐起這個改變。
-
2014-01 作者:張瀞文
教得少,反而學得好?這群在台東巡迴教學的英文老師,戰戰兢兢的在體制內改變教學,一轉身,才發現自己和孩子都豐收了……
-
2012-12 作者: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第六屆「2012國際閱讀教育論壇」, 今日(12月19日)登場,邀請韓、澳、英等國際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從閱讀素養培養學習力。
-
2012-12 作者:張瀞文
教育部與國科會昨日(12/11)公布PIRLS及TIMSS評比結果。PIRLS自2006年第22名大幅躍升為第9名,是我國首次進入前10名;TIMSS成績則持平。
-
2012-12 作者:彭明輝
台灣教育一直無法多元化發展,罪魁禍首並不全繫在考試制度上,12年國教如果不先改革「教育資源」的差異,「一夕革命」恐怕伴隨更多焦慮。
-
2012-06 作者:許芳菊
為什麼上海的中小學,一學期能教三十三篇課文,台灣卻只能教十三篇?為什麼上海的課堂上,學生能不斷提問、不斷討論?為什上海的老師再也不必單打獨鬥,而能集體成長?這一切改變,是如何發生的?有哪些值得台灣參考?
-
2010-07 作者:陳雅慧
今年底,五都十七縣市成形, 背後暗潮洶湧的是——「錢」和「權」的重新分配。 五都縣市擔心業務變多,非五都縣市擔心預算變少。 五都,對教育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