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 作者:莊世瑩
書店裡深受小朋友歡迎的經典作品,都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知名圖畫書創作者,他們的作品有什麼魔力,讓一代代孩童著迷?他們在童書的發展上有什麼貢獻,又為童書世界注入了什麼樣的新活水?為您介紹世界級童書大師──羅貝托.英諾桑提,一同看看他的...
-
2019-01 作者:吳季衡(楊若晨採訪整理)
2018年起,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台灣近在咫尺,岌岌可危。國產豬肉品牌「究好豬」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呼籲,防疫不只是豬農的責任,全民都能一起守護台灣的豬肉產業。
-
2019-01 作者:彭遠芬
《錢天堂柑仔店》獨家販售的魔法零食一字排開,透過六個不同的故事,訴說虛榮心、夢想、人際關係、天賦、心魔和伴侶等追尋路上,必經的心境轉折和現實拉扯,再透過魔法零食多重功能的登場,讓孩子讀來不禁嘖嘖稱奇、大人讀來倍感新鮮有趣。
-
2019-01 作者:曾多聞
專家指出,在班級裡最難得到適當栽培的一群學生,其實是那些資賦優異的學生。他們可能因為聰明,在學習上很少出現問題,老師們便很少在他們身上多花時間;也可能因為聰明,思考模式與常人不同,被誤為學習障礙生。家長如何幫助這樣的孩子?
-
2019-01 作者:黃敦晴
孩子善體人意嗎?別以為這只是討人愛的特質,可有可無。同理心可是吸引哈佛大學跨學院研究的顯學,因為這是孩子能否與人合作、溝通、建立信任與影響力的成功基礎。專家發現,孩子天生就有同理心,就看你怎麼教養孩子、喚醒它!
-
2019-01 作者:梁莉芳(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
兒虐事件頻繁,鄉民肉搜「肉圓爸」、「17歲小媽媽」,對施暴者拳頭相向。梁莉芳回想,當小孩情緒失控的在車上大聲怒吼,她也曾感受挫折,眼淚止不住的委屈。對媽媽們來說,母愛的極限在哪裡?養兒育女難道是天賦本能?
-
2019-01 作者:宋怡慧
小說家以時間醞釀作品,化漫天煙塵為思想的凝露。面對未知又美好的世界,青少年恰能從作家豐富閱歷淬鍊而出的世界,勾勒未來生活的輪廓,找到前進的光。這次,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要為青少年以十二星座的方式來推薦十二本少年小說:
-
2019-01 作者:戀風草青少年書房
已經是新的一年,2019!寒假即將到來,整理一下最近半年來,很棒的,值得推薦給青少年的新書,趕快找來,準備度過一個充滿刺激、冒險又動腦的書香寒假吧!
-
2018-12 作者:陳雅慧
每一個小孩可能都曾經夢想要成為太空人,但極少人真正成為太空人。當太空人必須很聰明嗎?成為太空人 需要受過什麼訓練?「一丹獎」教育峰會邀請退休太空人和大家分享他看到學習的意義,因為這正是他達成夢想的祕密武器。
-
2018-11 作者:張譯心
閱讀的聲音,輕柔地連結了書中的小種籽與男孩。男孩用屬於自己的聲音,唸著書中的一段內容:「我會發芽嗎?我會不會永遠長不大?」語畢,男孩停頓了片刻,抬頭看著我,清楚地說著...
-
2018-11 作者:崔佛・席維斯特
身為父母,我們總想給孩子愈多愈好,然而物質愈被滿足,孩子可能愈感無聊,還記得自己的童年沒有太多高級玩具,卻每天都玩得過癮嗎?少給孩子東西,他們可以自行創造更多。
-
2018-11 作者:羅怡君
每個父母面對孩子時,都自認非常用心,然而我們可能誤解了用心之意。真正的用「心」,是用感受去同理,而不是用思考的方式去理解;真正的用「心」,是用想像去對話,而不是用邏輯去推演。
-
2018-11 作者:羅怡君
內向孩子最喜歡從事的活動,大概就是「思考」了。活躍在小腦袋瓜裡的各種想法,往往會讓孩子一不小心就與現實生活脫節,即使老師早已說到下一個主題、同學已經換了遊戲,內向孩子可能仍然沉浸在剛剛那個靈光乍現的念頭裡。
-
2018-11 作者:羅怡君
現今生活中,每個人都能在虛擬世界裡扮演各種角色。有趣的是,網路世界的運作方式恰巧能呼應內向者的特質,許多內向者在網路社群裡顯得十分活躍,現實生活中習慣維持低調的他們,卻常在社群網站中扮演意見領袖。
-
2018-11 作者:楊若晨
亞洲最大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今(107)年10月在高雄開幕,幕後推手、藝術總監正是國際知名指揮家簡文彬。今年52歲的簡文彬從小在音樂領域展現天賦,察覺到天賦帶來的助力和阻力,一路上嘗試修正,成就指揮全局的人。
-
2018-10 作者:黃敦晴
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對他們說「No」很容易,卻可能埋下後遺症。父母就像孩子的領導人,要怎麼聰明的說「Yes」,適時又有技巧的說「No」,培育有自信、懂得判斷的孩子?
-
2018-10 作者:田孟心
很少人在大學畢業前,就能靠自己賺得一棟台北市的房子。22歲的王元均,目前是台灣圍棋界累積獎金最高的職業棋士,總額已超過1500萬元。今年7月在韓國舉行的世界級賽事「國手山脈盃」,更奪得亞軍,是台灣棋手近期在國際取得最佳的成績。「講到台灣最強的青年一代,...
-
2018-10 作者:黃敦晴
諾貝爾獎陸續發表,掀起了女性得獎人為什麼比較少的議題。不是女性比較不優秀,也不完全是性別歧視。男女本來就先天大不同,但在教養和教育上避開這些陷阱和刻板印象,就能讓女孩們勇敢發揮天賦。
-
2018-10 作者:歐陽立中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心卻離父母越來越遠?為什麼親子之間明明彼此關心,卻不輕易說愛,只能以最糟的方式互相傷害?歐陽立中老師在家長日出了一份給父母作答的大考試題,考科名稱是「你的孩子」,藉此開啟親子之間彼此理解的可能。
-
2018-10 作者:嚴淑珍
許多家長在現今極度競爭的教育體制之下,有很深的育兒焦慮。最大的問題就是發現孩子對所有事情幾乎都是缺乏熱情的,愈來愈少看到孩子找到一件真心喜歡的事情而不停的接受挑戰、享受成果,相反的,大部分孩子都是被動讓父母在背後打罵或是威脅利誘。今天我們要和父母一起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