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 作者:林靖軒
臺灣大學機械系三年級學生13人團隊,利用一整年時間,自己找學習資源、找金援,將一台完整的電動賽車從無到有誕生,他們將學校所學的機械知識化為實踐,向大人宣告夢想沒有不可能。
-
2019-08 作者:李姿萱
如果全球知名企業IBM成立高中、大學,會教些什麼?由IBM策劃的P-TECH教育專案,從美國紐約引進全新教育模式,結合台灣既有的五專體制,擁有紮實的實習操作、英語聽力環境,以及與產業界共構課程,目的是改變產學落差,培養未來科技新領(New Collar...
-
2018-11 作者:邱千蕙
從翻轉教育開始,我們看到體制內外老師奮力破框的勇氣;到教育創新,我們看到更多創業者與企業家,學生的參與。但教育創新這條路並不容易,如何走得長遠是必須思考的下一步。
-
2017-12 作者:程遠茜
5年一次的PIRLS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成績12/5公布,此次增加數位閱讀素養評比,台灣學生紙本閱讀素養和數位閱讀程度差距是評比國家中最大,專家呼籲台灣學生太少使用電腦手機學習。
-
2017-12 作者:王韻齡
科大退休老師曹齊平,教學生從廢棄家電中學物理,因108課綱再度翻紅,從國小到高中,各校邀約不斷。他發現「我們的學生很會背公式,但對於生活中如何應用電與磁的概念,卻非常薄弱,學校教的東西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所以他自行研發出用生活化的家電,來教抽象的...
-
2017-10 作者:親子天下
社群串起來各界對教育的熱忱,不只在學校裡,人人都可以透過分享,讓改變的人看見彼此。
-
2017-06 作者:王韻齡
在台北市松山工農,有一位「創客(maker)界」無人不知的老師蘇恆誠,他的樣子就像鄰家大叔般親切,如果不說,你一定猜不出他有哪些本事,包括年少時學過功夫、做過水電工,現在當了資訊科老師,什麼機器到了他手上被「調教」一番,都變得服服貼貼......形容他...
-
2017-02 作者:Web only
不穩定年代,人才需求回歸基本面。成大擊敗台大,奪得企業最愛大學生第一名。台科大暌違3年奪回技職龍頭、淡江大學坐穩私校第一。新鮮人表現超乎預期:成大、逢甲、台科大,實習經驗最能提高新人錄取率。受一例一休影響,工作權益伸張成為管理導火線。
-
2017-01 作者:田育瑄
世界快速變化,充滿不確定性,教育不平等落差亦逐漸加劇,我們該如何改變?
-
2016-07 作者:TNL 編輯
「技職學生往往會被貼上不唸書、壞學生的標籤。」南港高工科主任林謙育當年也不喜歡唸書,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來,他認為:每個人的學習模式不同,職業學校其實更需要翻轉教學!
-
2016-06 作者:賓靜蓀
矽谷是世界科技的心臟,一些有理念的中小學,開始利用設計思考來建構校園、教室和課程,希望從同理心出發,培養跨領域合作、發想、動手做的創新能力。他們相信,這些才是未來不會被科技取代的軟實力。
-
2016-05 作者:林玉珮
九月,孩子即將邁入下一個人生旅程。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孩子應該要具備那些關鍵能力?
-
2016-04 作者:張瀞文
考完會考就要選填志願了,或許你還不知道,現在的高中職樣貌,遠比你想像的更多元。今年第一所以影視專科的實驗高職開始招生,將在台北市古蹟寶藏巖聚落上課,入學將不以會考成績為錄取標準,入學面談中將考核學生是否具備自我學習、獨立作業等能力。
-
2016-03 作者:程遠茜
青年創業家、新任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TiEA)理事長林之晨長年在網路產業翻滾,辦公室同仁說他有時會露出「屁孩臉」,他帶著赤子之心,總是對學習抱持高度熱情,也因為不斷精進、觀察思考,他對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未來人才培育都有切要的觀點。
-
2016-01 作者:張瀞文
周末就要選出下一個四年的國家領導人和國會成員。身為父母你知道各黨候選人在教育政策上的主張和差異嗎?
-
2015-11 作者:天下雜誌│蕭富元
他們對科技爛熟如魔,他們對世界飢渴若獸,他們是一群生來就會上網,從小在電玩遊戲中理解世界、在出團打怪中發展策略思考和團隊情誼的高中生。 怎麼教這群花樣青春的少年?如何把這群「魔獸」轉變成「公民」?《天下雜誌》深入美國、中國、德國教學現場,比對台灣12年...
-
2015-06 作者:天下雜誌│謝明玲
七十二小時貼身學習、無私傳授攀登高峰的成功之道。請跟緊享譽國際的法式料理主廚江振誠,看他如何打開陳昱任的視野、打破你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