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 作者:劉宗翰
孩子感冒需服用西藥,中藥要先暫停嗎?吃中藥大概要「吃多久」?服用中藥可以促進發育身高嗎?服用中藥,會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負擔?父母對兒科中醫的種種疑問,由中醫師劉宗翰一一說明。
-
2018-04 作者:曾多聞
寶寶哭、小孩鬧,最讓爸爸媽媽抓狂。怎麼樣才能安撫還聽不懂道理的寶寶呢?
-
2018-04 作者:繪本小情歌
孩子進入小學後,世界就不再只是溫暖安全的家、友善親和的朋友家人。當他的理解與視野漸次開展,感知到人我之間的歧異,加上新聞裡不斷播送的難民新聞、貧窮帶來的失落與挫敗、種族歧視與偏見引發的衝突和仇恨,這些殘酷與現實面令人觸目驚心,孩子會開始疑惑,一個個問題...
-
2018-04 作者:張益勤
消基會抽驗坊間兒童文具,發現有文具的塑化劑含量竟超出標準400倍。為了避免塑化劑對兒童造成性早熟的危害,提醒家長選購文具時,儘量選擇「非PVC」或「環保PVC」的產品,避免經常接觸塑化劑。
-
2018-04 作者:吳佩芳
《親子天下》策劃全台最完整特色公園專輯,攝影記者們和天氣賽跑,親臨每一個現場,拍下公園令人激賞的轉變,同樣身為家長的他們,對於一間間特色公園的興起有什麼觀察,私心最愛的又是哪間公園呢?
-
2018-04 作者:黃筱茵
心裡的感受與擔憂可能化為一種顏色或某種形貌嗎?比如焦慮的紅、悲傷的黑……在《雪獅》中,剛搬到新家的卡蘿舉目所及都是白色的:白牆壁、白色天花板、就連門都是白色的!有一天,卡蘿聽見有誰在跟她講話……是一隻像雪一樣白的獅子呢!從這一天起,雪獅成為卡蘿在新房子...
-
2018-04 作者:邱紹雯
即使從小就展露吹口哨的才能,李育倫過去卻為了滿足他人期待,一路走在求學求職的主流;但他不願受框架的性格,最終還是支持他找回了「天命」,不但在唇音樂界打響名號,也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
2018-04 作者:蘇岱崙
以中文書寫的日籍作家新井一二三,二十年來在台灣出版了二十七本中文書。她為了逃離原生家庭的陰暗環境,學習用母親看不懂的語言中文、英文書寫自己的故事。二十年前她即已預告「為了逃避陰影而書寫,終將書寫陰影本身」。她在最新的著作中,實踐了諾言,書寫那陰影本身。
-
2018-04 作者:賓靜蓀
全國教師總工會政策部副主任張文昌,和太太經過長時間考量,在四十六歲時,領養了當時六個月大的女兒,成為「高齡爸爸」。就像所有爸爸,張文昌看到女兒哭就很不捨,也甜蜜的體認到「當爸爸比當老師累得多」。
-
2018-04 作者:曾世杰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面臨限制和規範,教導孩子認識限制,並在限制裡發展自己,求取人際裡成功的共好經驗,是父母的天職。
-
2018-04 作者:楊若晨
當孩子問到「我可以保有祕密嗎?」這些兒童權大哉問,該怎麼解釋?透過特色公園、日常採買、繪本、電影與種種行動,就能輕鬆理解兒童權利!
-
2018-04 作者:李一休
吃得對,才是瘦身的關鍵。如果實在不方便自己煮,外食族如何避開減肥地雷?李一休針對自助餐、麵店、小吃攤、便利超商等上班族常見的外食管道,分享一些飲食原則給大家參考。
-
2018-03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皮膚科主治醫師施一新/林奕如整理
一旦戶外活動增加,接觸蚊蟲的機會也多,孩子有時被叮咬會腫得很大包、很癢,但使用含有敵避成分的防蚊液,到底安不安全?除此之外,外出又要防曬又要防蚊,哪個先擦、哪個後擦,也有一番學問!
-
2018-03 作者:曾多聞
藝人狄鶯的18歲獨子赴美求學,卻因涉嫌威脅攻擊所就讀的學校,遭到美國警方逮補,引發社會關注。許多台灣家長嚮往美國的教育,但美國中小學的狀況比國人想像中複雜,近年來槍枝問題更嚴重威脅校園安全,連幼兒園孩子都必須學習如何因應這類危機。《親子天下》駐美特派曾...
-
2018-03 作者:邱紹雯
家長帶小孩到公園遊戲場遊玩時,曾經注意過遊戲場的適齡告示牌嗎?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抽查,北市有遊戲場的公園,竟只有1成適合2-6歲使用。
-
2018-03 作者:Good TV【愛+好醫生】
如果有信任的家長陪伴,13歲以上可到同學家玩或過夜。但是家長還是要深入的了解一起玩的同學是誰,可信任的家長的聯絡方式等等,畢竟許多性侵案件中,加害人都是熟識的叔叔伯伯......
-
2018-03 作者:Honeywell
台灣空氣汙染問題有多嚴重?這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是令父母必須重視的育兒問題。根據統計,台灣PM2.5濃度年平均值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安全標準的三倍,「紅害」、「紫爆」灰濛濛的不良空氣品質,不僅會誘發孩子呼吸道產生各種過敏反應,更會影響孩童智力與身心發展。
-
2018-03 作者:陳念怡
研究發現,15~20%的孩子生性「高度敏感」。而聲光刺激的生活,其實對敏感小孩非常不利。特別是男孩,由於社會對男孩的角色期望,正好和敏感的特質相悖離,容易遭遇霸凌或不公平的對待。爸媽可以運用「3要2不」原則,幫助敏感男孩快樂活出自我。
-
2018-03 作者:李宜蓁
基隆市長樂國小老師沈雅琪在網路社群上以「神老師」聞名。雖是姓氏諧音,但她在帶領特殊生的確也頗「神」。她曾是凡事認真的嚴師,卻因為生下學習障礙的女兒,讓她重新反省當老師的初衷,思考如何面對能力不一樣的孩子,並全台演講推動特教融合理念。
-
2018-03 作者:邱紹雯
一到假日,家長們溜小孩的地方不再局限親子餐廳,而是轉戰各地特色公園。但公園設計好不好?透過4個觀察趨勢玩熱鬧也看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