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許家齊
不只台灣,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教育現場也正面臨該為學生培養什麼樣的能力,讓他們進入職場與社會,能夠面對劇烈變化的未來。溫世仁文教基金會與芬蘭非營利教育組織 HundrED 合作,評選呼應「生涯價值力」的教育創新案例,分享教與學的更多可能。
-
2019-10 作者:胡元輝
事實查核永遠在假訊息出現之後。台灣第一個國際認證的事實查核中心諮詢委員胡元輝呼籲,更重要的是全民共同培養媒體素養,練就假訊息防身術,才是杜絕假訊息的最好方法。
-
2019-10 作者: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 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
培養學生面對未來世界,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及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以行動支持師資培育,要透過改變老師來影響孩子。在親子天下主辦的2019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上,邀請國外內外講者分享師資培育的創新思維與作法,提升台灣的教學力。
-
2019-10 作者:王韻齡
108課綱允許國中數學課就能使用計算機輔助學習,然而大考中心上週宣布,108課綱上路的第一屆高中生,111年大考時,仍不開放數學科帶計算機進考場。這決議引起支持使用計算機教學的國高中數學教師反彈,已發起串連行動,要求至少112學年起,大考數學科要能攜帶...
-
2019-10 作者:王韻齡,陳盈螢,許家齊
記錄高中生修課紀錄、成績、學習成果的「學習歷程檔案」持續引起討論。近來有立委質疑,學習歷程與考招連動的設計,將使高中生無法自由探索,也會擴大城鄉差距。各界怎麼看?
-
2019-09 作者:許家齊
親子天下25日舉辦2019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今年主題為「素養深學習」。許多國際知名企業不再看重學歷,讀大學還重要嗎;面對 AI 時代,人力會被電腦取代嗎?論壇邀請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與前 BCG 波士頓顧問公司專案經理派翠克・厄克等人,...
-
2019-09
青年教育創新領袖回應國際講者的分享,齊聚暢談他們期待的新教育。
108課綱啟動適性多元時代,年會邀請的倡議夥伴橫跨各界,論壇及工作坊主題多元開展。
-
2019-09 作者: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我對書中提及的「跨領域教學設計」篇章特別有感觸,這不僅是連結真實世界與生活的必要,更是讓曾在學習受創的孩子,能重回課堂的契機。透過打開孩子的五感、連結孩子與現象之間的關係,讓學習在真實的情境脈絡中發生。
-
2019-09 作者:林靖軒
心動-引起動機,腦動-靈活思考,動思維-深入學習,台北市民族國小利用合作學習策略,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思考潛能。
-
2019-08 作者:陳雅慧、賓靜蓀
多元升學是台灣教改的主要重點,一路雖有爭議,但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不管是新課綱或考招制度,對的方向不會改變,師長要做的是,協助孩子改變學習方法。
-
2019-08 作者:游昊耘
高中,是108課綱上路後,課程改變最大的階段。無論今年升高一或就讀高二、高三的學生,都會受新課綱影響。究竟大家擔心的學習歷程檔案該怎麼準備?學測素養題又會怎麼考?高中生父母和老師看過來,正確了解108課綱對高中端的影響與變化。
-
2019-08 作者:賓靜蓀、陳雅慧
教育部長潘文忠接受親子天下專訪強調,108課綱已經正式上路,這是一個10年的過程,政策不會走回頭路。他指出,目前有將近27%大學生覺得選錯科系、走錯路,這是一個警訊。未來人才最需要的人工智慧(AI)、數位、美感、創新和設計,在學校是沒有科目對接,更該思...
-
2019-08 作者:蘇岱崙
瑞典高中的瑞典文課程,學生拿到的教材是媒體上的報導文章,從練習摘要、閱讀不同立場文章,到寫下自己的論辯文。數學科也能融入公民素養,培養高中生正確解讀數據和圖表判讀的能力,才不會被片面的政治宣傳誤導、欺騙。
-
2019-08 作者:公益信託基金| 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
由「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成立的「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第一批種子老師自今年秋天起接受師資培育,從「自我衍變與反思」課程暖身起跑,輔以完善「導師制度」,創新教育師資培育中心就是要培育出不一樣的老師!
-
2019-07 作者:李昕芸
從動畫製作踏入動畫教學領域,共玩創作總監吳彥杰帶著學生將公共議題動畫化,學習課堂以外的知識;帶領老師將動畫融入課程教學,為一成不變的學習歷程加上調味料。他讓大眾發現,用動畫抒發己見,一點都不難。
-
2019-07 作者:陳麗明、黃麗禎
國藝會「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參與教師以巧妙跨域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閱讀長篇小說,進而觸動心靈共鳴,激發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因而【親子天下網站──閲讀頻道】希望透過協作推廣「小說青年培養皿」的經驗,分享:學生怎麼讀?老師怎麼教?台灣作品怎麼開創與時代對話...
-
2019-07 作者:陳珮雯
108課綱內涵博大精深,不但要對新制度有理解,還要了解學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素養」、「學習動機」、「適性探索」,對只需要在意考試成績的「聯考世代父母」是辛苦的挑戰。三個裝備能夠幫助父母認識新時代的學習,並擁有工具陪伴孩子在新課綱的學習過程中減少震盪。
-
2019-07 作者:作者‧陳珮雯│ 審閱‧藍偉瑩(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想要更清楚掌握一○八課綱上路後的大學考招變化,有三個關鍵名詞一定要先認識,才能清楚準備的方向。
-
2019-06 作者:陳珮雯
過去台灣學生依著升學考成績決定上哪所高中、大學,在一○八課綱上路,牽動考招方式及高中課程改變後,孩子從國中,甚至國小開始,最好能對自己將來想學什麼?先有足夠認識,對未來的升學才更有利。
-
2019-06 作者:黃怡菁
安親班、兒童課後照顧、補習班,到底怎麼區分?國小課後安親服務琳琅滿目,如何挑選安全、師資優良且穩定的學習環境,是許多家長關心重點。《親子天下》採訪專家與主管機關,整理相關資訊,提醒家長在選擇時的7大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