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 作者:黃敦晴
孩子們的志氣哪裡來?OECD 的調查發現,多數的孩子志願,受限於7歲前接觸過的人影響。為了拓展下一代的見聞,避免7歲定終身,OECD 號召10萬人進入校園,點亮孩子們「年紀小、志氣高」的啟迪時刻!
-
2019-08 作者:李京諭、賓靜蓀
今年四月個人申請大學放榜後,許多家長上街陳情抗議,希望恢復聯考或提高考試入學名額,爭議點就在外界對申請入學有許多誤解。究竟審查是否黑箱?面試是否公平?審查委員有以下回應。
-
2019-08 作者:李昕芸
嘉義朴子國小角力教練黃俊勝,不只教角力,更教人生態度,訓練之餘安排課輔教學,甚至提供自家房間充當學生宿舍,盡心盡力,只希望能為偏鄉孩子翻轉未來,找到人生方向。
-
2019-08 作者:李姿萱
從科技新貴到程式教育家,猿創力創辦人陳南光認為程式設計不只是工作技能,更是一種生活裡的邏輯思維。從基礎程式入門,到最深入應用的Python程式專案開發,猿創力為孩子打造5-18歲分齡系統化的課程地圖。
-
2019-08 作者:蘇岱崙
瑞典高中的瑞典文課程,學生拿到的教材是媒體上的報導文章,從練習摘要、閱讀不同立場文章,到寫下自己的論辯文。數學科也能融入公民素養,培養高中生正確解讀數據和圖表判讀的能力,才不會被片面的政治宣傳誤導、欺騙。
-
2019-06 作者:Cheers雜誌│賴若函
這是場自發的職涯探索課程。來自台中上石國小的余璨同花了半年,帶著學生探索性向、寫親筆信給職人,引發經濟學家管中閔、短跑國手楊俊瀚、作家王淑芬等人親自回信,這堂課為何這麼吸引人?
-
2019-06 作者:吳淑娟
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唸故事書給學步兒聽的父母親,愈不容易成為高壓管教的家長,且孩子愈少有過動或者暴衝的行為。
-
2019-06 作者:陳盈螢
國小生放學後爸媽還沒下班,留在原校,是課後安親的選擇之一。北市關渡國小委託非營利機構連續辦理課後照顧服務,已有7年,不只陪伴孩子寫回家作業,也另外安排多元活動,包含團康、動手做、故事時間,豐富孩子的課後生活。
-
2019-06 作者:藍佩嘉
為追求表面的「公平」而恢復聯考,有如英文諺語裡說,「倒洗澡水時順便倒掉了嬰兒。」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新書《拚教養》,透過長達十年在台灣不同的家庭的深入田野調查,看到台灣父母從拚經濟到拚教養的焦慮,她指出,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雖有弊病疏漏,對促...
-
2019-05 作者:賓靜蓀
兒醫工作是關照寶寶健康,為何開始推廣親子共讀?他們有感於寶寶三歲前的腦部發展就完成八○%,而親子共讀有益寶寶大腦、語言和情緒發展。特別在偏鄉,透過醫護推廣,更能幫助弱勢小孩學習。
-
2019-04 作者:黃怡菁
駭人聽聞的兒虐事件一再躍上新聞版面,也帶動社會大眾對兒少保護議題的重視。究竟什麼樣的家庭背景下的父母容易成為施暴者?又是哪個年齡段的幼兒最容易淪為受虐兒?兒童福利聯盟公布的2019台灣逆境家庭趨勢觀察報告,或許能幫助你更了解高風險家庭的輪廓。
-
2019-04 作者:親子天下
葉丙成與黃國珍聯手在後108課綱時代,結合線上遊戲讓孩子用更有趣的方式,來學習必需裝備 ─「閱讀素養」,為素養學習的面貌提出具體可用的創意解方!
-
2019-04 作者:賓靜蓀
一向「坐等學生來」的台大,也開始主動出擊,面對亞洲的頂大紛紛積極來台搶學生,台大由校長管中閔領軍,主動全省辦招生說明會,直接面對考生和家長。對外加強國際化,每年1,000位交換學生名額,對內擴大希望計畫,打開學生社會階層的多元性。頂著台灣第一學府的光環...
-
2019-01 作者:吳佩芳
日前發生的肉圓爸虐兒、一歲多女嬰遭17歲小媽媽及其友人毒打致死等虐待事件,根據調查,台灣一年就有13.7萬家暴通報,平均每天有376人受暴,到底能不能雞婆通報不確定的家暴情形?你我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到在角落的弱勢家庭?
-
2019-01 作者:READMOO編輯團隊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撇步」,要多少有多少。懷胎十月多聽莫札特,幼稚園開始學心算鋼琴。現在,擔心孩子學得比別人慢的家長又多了一項研究成果可供參考:澳洲國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喬安娜.席可拉(Joanna Sikora)帶領研究團隊,花費四年,得到了確切的研究...
-
2018-11 作者:黃敦晴
全球唯一財富超過千億美元的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屢被選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在行善路上,他的標準是要解決短期急迫、又可以有長遠影響力的事,獲選的是,為窮孩子提供蒙特梭利學前教育。很多人問為什麼,原來首富的成長故事裡有洋蔥……
-
2018-10 作者:公益信託基金| 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
推動教育創新,鼓勵人才勇於實踐,公益信託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及財團法人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以行動支持人才培育、提升國際競爭力,邀請更多為台灣無私奉獻的人,共同為提升台灣的競爭力而努力。
-
2018-10 作者:胡德欣
一丹獎表彰及支持推動為教育研究和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同時也委託經濟學人智庫,提出「全球教育未來指數」,考察全球35個經濟體,利用「教育投入度」,評估教育體系的效能。胡德欣總監在介紹一丹之餘,也提出了台灣表現的優點與可改善之處。
-
2018-09 作者:張益勤
親子天下26日舉辦2018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今年主題為「適性而學,打造改變世界的人才」。兒童程式教育之父米契爾.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越洋連線分享如何啟動創意教育,還有來自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等地超過30名講師分享教育路上的心得。
-
2018-08 作者:黃敦晴
許多中學都開了電腦課。但是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何讓孩子所學跟未來職場接軌,不擔心跟將來所需脫節?IBM在美國與政府、學校攜手進行的P-Tech計畫,讓中學生有薪實習,且有IBM員工當導師,計畫擴展到澳洲,歐洲軟體巨人SAP也有類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