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 作者:孫梓評啟蒙,有時是突然理解了一些什麼。理解了長久以來父親缺席的原因。理解了愛一個人並不是就會被愛。理解了有時候,原諒,是先從原諒自己開始的。理解,然後才可能諒解。真正理解什麼的那一秒,就從孩子那一側,跨向大人了。
-
2018-12 作者:張維中所有的記憶都是租借而來的。有人租期長,有人租期短;有人記憶力強,有人易健忘。無論哪一種,那些你牢牢記在腦海中的每一樁事,都要歸還。聽起來挺感傷?起初我這麼想。可是後來,我領悟到那或許是造物者給予人類,最慈悲的保護機制...
-
2018-10 作者:南君在生命的旅程當中,我們往往就是一直在得到什麼,也同時一直在失去了什麼,一種循環再循環,那些找的回來的,是慶幸。而那些尋不回來的,無法修復的,我們也必須學習面對,接受現實種種的發生,我知道很難,我也在學習……
-
2017-07 作者:張曼娟常常在演講的時候,遇見一些年輕的讀者,他們從容自在的聆聽,意會的頷首,耐心等待著我為他們的書簽名,而後,像是要傾訴一個祕密那樣的靠近我,微笑著對我說:「曼娟老師,我是讀著【○○學堂】長大的。」【奇幻學堂】、【成語學堂】或是【唐詩學堂】就這樣被說出來,說...
-
2014-09 作者:王韻齡愛子心切的父母搶送「小忙孩」上各種課程,但讓人沮喪的是,愈忙的小孩卻不一定學習效果愈豐富。父母面面俱到的安排反而讓孩子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
2009-04 作者:張瀞文原來教孩子識字,不一定要從注音符號開始;語文課材料不用侷限於制式教科書,小說、故事書都可以成為教材;三天的香港參訪,震撼了這群老師,也改變了這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