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 作者:孫明儀
當我們在緊密的家人互動中,想試著處理孩子的手足紛爭時,有時會不自覺將過去的情境投射到現在:包括過去自己爸媽處理自己手足爭吵的模式;或是因為自己跟手足互動的經驗,讓自己可能偏向只看到兩個孩子中某一方的需要,造成對孩子們感覺到隱微的差別待遇等等,這些都在無...
-
2019-12 作者:賴芳玉
健康的手足經驗,將使孩子長大後,能夠冷靜地不陷入競爭議題,認同自我價值,進而建構良好的親密、人際與職場關係。
-
2019-12 作者:譚淑娟(大小繪本館長)
家長最關切的問題,然而「問一個好問題」本質就涵蓋著上對下的指導氛圍,我們不如換一個角度,藉由和孩子聊一聊在閱讀中感興趣的事,拉近彼此分享溝通的距離。
-
2019-12 作者:王韻齡
2018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結果出爐,今年以閱讀為主測,台灣在79個國家中排名第17,較上次以閱讀為主測的2009年微幅上升,城鄉差距、性別差距也縮小。不過,閱讀低成就學生沒有明顯改善,且有近半比例學生容易放棄答題。
-
2019-11 作者:吳昌政、郭珮貞
國藝會「小說青年培養皿」計畫來到最終篇,透過參與計畫教師分享教學現場的經驗,看到長篇小說之於青年的影響力。本篇文章邀請到建國中學的吳昌政老師與科園實中的郭珮貞老師來筆談。從彼此對文學與文學教育的看法展開,進而談到教學現場如何在閱讀課程中帶領學生走進長篇...
-
2019-11 作者:聯合文創
年底假期多,從跨完年接著不久小朋友們就要放寒假,爸媽想好要帶孩子去哪放電了嗎?其實放假不一定要花大錢出國,選擇寓教於樂的展覽,經由讓孩子從體驗中主動學習,也能讓寒假過得很充實!
-
2019-11
台灣第一個親子動手做大型互動體驗展 連續五年上萬親子家庭一起響應!【超厲害的佐羅力發明展】放大孩子的想像,展現MAKER精神的巨型裝置互動體驗;【教育創新100—STEAM新教育展】創客教育實踐者親自演示多元教學概念與成果!
-
2019-11 作者:李佩璇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的兒童、少年鈣攝取量普遍不足,「補鈣」一直是爸媽在意的關鍵字,營養師和小兒科醫師常建議小朋友從乳製品中攝取鈣質,牛奶、羊奶、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優酪乳和起司等都屬於乳製品,哪些營養價值高?該怎麼挑選?營養師告訴家長正確補鈣知識。
-
2019-11 作者:盧方方
每一位孩子都是未來的大人,也是影響臺灣未來的人,倘若你我期待選舉風氣有所改變,現在就要清楚明白地向孩子說明選舉的價值以及過程的態度,讓民主素養逐步內化成心中的信念,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
-
2019-11 作者:陳盈螢
國文課讀古文、背註釋、記題解,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好厭世。有趣的是,這兩年書市上出現多本解構古文的書籍,撰書作者多半都有文史專業背景,卻幾乎本本熱賣暢銷,如《崩壞國文》、《讀古文撞到鄉民》、《厭世廢文觀止》等。開古聖先賢玩笑大受歡迎,背後啟示是什麼?
-
2019-11 作者:許家齊
11月第一週,芬蘭赫爾辛基因為教育很熱鬧,為期5天的赫爾辛基教育週(Helsinki Educaiton Week),舉辦了250多場活動,吸引超過40個國家的訪客參加。《親子天下》團隊也搭了13個小時的飛機來到赫爾辛基,親身體驗這場「學習慶典」。
-
2019-11 作者:許家齊
2018年年底行政院公布雙語國家政策藍圖,也特別在教育著力,像是規劃在中小學推動部分領域採英語授課等。過去雙語教學似乎是私校獨有,但《親子天下》今年十月調查發現,六都共有86間公立國中小正在推動雙語課程。公校的雙語課程怎麼上課?產生了哪些效果?又有哪些...
-
2019-11 作者:黃敦晴
孩子讀過、聽過很多故事,但可能沒有聽過身邊家人更真實、更有趣、更感人、而且必定更激勵的人生故事。他們來不及參與長輩的過去,但要全家一起面對現在,走向未來。長期研究證實,對他們「講古」,不但能有助親子關係,還有益心理健康!
-
2019-11 作者:許家齊
高雄七賢國小讓學生在英語情境下動手做起「浮與沉」的有趣實驗。老師不刻意教英文背誦,但學生卻也在操作中聽得懂,學會唸。
-
2019-11 作者:松田孝、謝宗翔
在臺灣即將推行的108年課綱中,明白的點出在資訊科技的教學重點,著重於培養學生的「運算思維」。如果你是關注這件事的教師或家長,也許你會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甚至困惑。接下來由日本的松田孝老師與臺灣的KK老師為你解答吧!
-
2019-11 作者:職能治療師/黃彥鈞
許多爸媽反應,孩子上了小學後進入另一個世界;從原本歡樂的時光進入到日常需要寫作業、考試,更需要長時間專注在學習上。家長多半疑惑,為什麼動作老是拖拖拉拉?看錯行、容易手痠…等,千萬先別怪孩子粗心,或智商出問題,有可能只是單純視知覺或眼部協調較弱造成。
-
2019-11 作者:曲智鑛
孩子們的翻譯蒟蒻「光頭老師」曲智鑛,自己小時候就是經常闖禍的孩子,總被貼上「過動」的標籤,所以能真正體會孩子的困擾。很多師長想關心孩子卻不得其門而入,但光頭老師卻能輕鬆解決這些孩子的問題,究竟是用了什麼魔法讓孩子對他言聽計從?
-
2019-11 作者:林靖軒
美國吉娜.黛維絲媒體性別研究所運用Google分析技術,針對270萬 YouTube 廣告分析,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廣告研究。結果發現,性別落差依舊明顯存在。
-
2019-11 作者:親子天下
2019 MAKER PARTY 來囉!超過100家創客攤位,千場手作體驗,更有免費主題展區與舞台活動讓爸爸媽媽與孩子共玩共學。活動這麼多樣,小編特別精選必玩五大領域,讓孩子全能發展,玩得開心,學得放心!
-
2019-11 作者:吳淑娟
如果家長多用傳統玩具陪孩子玩耍並常朗讀故事給寶寶聽,寶寶就會接觸到更多的單詞。實際上,寶寶並不需要昂貴的玩具,家長可以提供家中就有的鍋碗瓢盆,玩“捉迷藏”的毯子以及盛有水或米的小盒子等,或者隨身一本有趣的童書,或者可操作的玩具書感官書等,都能讓家長發揮...